除了支持 90Hz 的屏幕刷新率以外 , 它的四周边框都采用了极窄设计 , 将屏占比提升至 92.8% 的水平 , 营造出「正面全是屏」的效果 , 带来更强的一体观感 。
并且也在这一屏幕尺寸的基础下 , 进一步收窄了机身面积 , 稍稍降低了单手掌控的难度 。
直边屏幕设计配合极窄的边框 , 可以很直观地带来非常震撼且沉浸的视觉效果 , 可以说是「直屏爱好者」们的福音了 。
RGBW 超感光猫眼镜头 , 专注自拍人像美颜
接着 , 我们来看看 OPPO Reno7 Pro 「眼」里的我们 , 有多好看 。
OPPO 再次联合索尼 , 深度定制了一颗 3200 万像素的传感器 IMX709 , 首发装载于 OPPO Reno7 Pro 的前置镜头之中 。 OPPO 将「永久独占」这枚定制传感器 , 并将其称之为「前置超感光猫眼镜头」 。
名为「超感光猫眼镜头」的原因自然是兼具了猫眼的感光特性 。 众所周知 , 猫咪的眼睛视网膜前 , 有一个类似镜子的「明朗毯」反射结构 , 这便是猫咪只需要接收人眼六分之一的光线量就可以看清事物 , 在暗光环境里依然可以拥有清晰视界的原因 。
▲
OPPO Reno7 Pro 拍摄
而 Reno7 Pro 的前置猫眼镜头 , 则是加入了自研的 RGBW 排列和算法 , 目的是大幅提升镜头的进光量 , 增强暗光场景下的成像表现 。 简单来说 , 就是暗光下画面会更亮 , 噪点会更少 。
OPPO 与暗光场景较上劲 , 已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尚记得 OPPO 在 2015 年的 OPPO R7 Plus 上已经搭载过第一代 RGBW 传感器 , 但受限于当时仍不够成熟的制程工艺和核心算力 , 后来并未被进一步商用 。 但显然 , OPPO 并未放弃这一技术的研发方向 。
在今年 8 月的 OPPO 影像开发日上 , OPPO 展示了基于 22nm 制程工艺的「RGBW 捕光传感器」技术 。 现在 , 该技术由 OPPO Reno7 系列量产呈现 。
OPPO 的新一代自研 RGBW 四合一像素融合算法 , 是在每组 4 个子像素中引入 2 个 W 像素 , 从而让每个像素都能具备R(红)、G(绿)、B(蓝)和 W(明度)信号的识别能力 。
由于 W 像素不带任何色彩的信息 , 只对光线感光 , 所以相较于上一代技术 , 进光量提升了 60% 的水准 , 同时也降低了 35% 的噪点 。 在暗光拍摄场景下 , Reno7 Pro 可以让画面变得更亮的同时也变得更纯净 。
▲
夜晚的室外环境 , 脸部光线微弱 , 对手机前置镜头特别不友好
为了提升算法执行效率 , 降低硬件功耗 , 与索尼达成深度合作关系的 OPPO 已经把自研四合一像素聚合等一系列算法写入到 IMX709 的硬件当中 , 形成一个「图像处理单元」 。
不但让 Reno7 Pro 的前置相机可以实时预览成像效果 , 而且可以智能地在暗光下自动调用月光夜景算法 , 逆光下自动调用 Live HDR 算法 。
更重要的是 , 将算法固化到传感器里 , 第三方应用在调用相机模组的时候 , 也能更好地调用这枚传感器的能力 , 目前已经有多款应用(包括微信和 Zoom)已经适配 , 可有效改善视频通话画质 。
在女孩子看了都皱起眉头的暗光场景下 , OPPO Reno7 Pro 的前置相机取景器反而呈现出一个亮度极高的预览画面 , 人物主体和背景都清晰可见 。 在超感光猫眼镜头之中的你 , 只需要对着屏幕做好表情管理 , 然后就能够放心大胆地按下快门键 。
▲
OPPO Reno7 Pro 前置相机拍摄 , 默认自动模式 / AI 场景打开 / 闪光灯关闭
另外 , 可能是因为 W 像素点的加入 , 人脸妆容不但能清晰明亮地呈现于画面之内 , 而且人像的肤色也随之变得白皙通透 , 非常自然 , 明艳动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