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配氧跟不配氧一样吗 脱氧和氧合血红蛋白区别(13)

  
(2)胰腺疾病  
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可达参考上限的5~15倍 。囊纤维化(胰纤维性囊肿瘤)伴有肝并发症时γ-GT值可升高 。  
(3)其他疾病  
脂肪肝、心肌梗死、前列腺肿瘤 。  
(4)用药  
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γ-GT升高 。  
四、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一)简述  
碱性磷酸酶为一组单酯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其中以骨、肝、乳腺、小肠、肾脏的浓度较高 。碱性磷酸酶可催化磷酸酯的水解反应,并有转移磷酸基的作用 。当上述器官病变时,此酶的活性增强 。  
参考范围:  
速率法  
女性:l~12岁<500U/L  
大于l5岁40~150U/L  
男性:l~12岁<500U/L  
12~l5岁<750U/L  
大于25岁40~150U/L  
(二)临床意义  
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见于:  
(1)肝胆疾病  
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结石、胰腺头癌、急性或慢性黄疽性肝炎、肝癌、肝外阻塞 。  
(2)骨骼疾病  
骨损伤、骨疾病、变形性骨炎症(Paget病),使成骨细胞内有高度的ALP释放人血,如纤维骨炎、骨折恢复期、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不全等,因为ALP生成亢进,血清ALP或活性升高 。  
(3)用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药)的不良反应,可导致ALP升高 。  
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total protein,albumin,globulin)  
(一)简述  
血清总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均由肝脏细胞合成,总蛋白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之和 。血浆蛋白具有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机体免疫、凝血和抗凝血及营养等生理功能 。当肝脏受损时,血浆蛋白减少,在炎症性肝细胞破坏和抗原性改变时,可刺激免疫系统致γ一球蛋白比例增高,此刻总蛋白量变化不大,但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会变小,甚至发生倒置 。为了反映肝脏功能的实际情况,在做血清总蛋白测定的同时,尚需要测定A/G比值,其结果以g/L表示 。  
参考范围:  
总蛋白(TP) 双缩脲法 新生儿46~70g/L  
成人60~80g/L  
白蛋白溴甲酚氯法新生儿28~44g/L  
成人35~55g/L  
球蛋白20~30g/L  
A/G比值 l.5~2.5:1  
(二)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  
(1)血清总蛋白增高  
①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休克、高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  
②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  
(2)血清总蛋白降低  
①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入不足: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 。  
②血清水分增加:可导致总蛋白浓度相对减少,如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 。  
③疾病:患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甲亢、慢性肾脏病变、肾病综合征、胸腹腔积液、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 。  
血清总蛋白的参数常与白蛋白、球蛋白及血清蛋白电泳等指标综合分析 。  
2.白蛋白  
白蛋白在肝脏合成,属于非急性时相蛋白,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体内运输、营养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1)白蛋白浓度降低  
①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 。  
②消耗增加:多种慢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亢;或蛋白丢失过多,如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慢性肾脏病变 。  
③合成障碍:主要是肝功能障碍,若持续低于30g/L,则提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  
(2)白蛋白浓度增高  
见于严重失水而致的血浆浓缩 。  
3.球蛋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