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失了控的饭圈经济 。 饭圈经济为微博的营收带来巨大贡献 , 但失控的饭圈也让微博无力招架 。 在微博上 , 为了自己的爱豆谩骂互撕是常有的事 , 比如227事件;而为爱豆氪金打榜也不足为奇 , 比如周杰伦和蔡徐坤的粉丝打榜大战、“倒奶”事件 。 饭圈经济让微博多了几分乌烟 , 也在不断挤出其他用户群体 。
三是监管不到位 。 众所周知 , 微博不生产内容 , 只是内容发布的审核方 。 既然微博有审核之责 , 理应严格审查发布在平台上的信息 , 合理筛选公共信息 , 去虚留真 。 而微博并没有吸取早年“大V入狱”事件的教训 , 再一次变成舆论的操纵场和虚假消息的发源地 。
微博的生态在恶化 , 让用户的体验越来越差 。 用户无法从微博获得想要的公共信息 , 反而被种种乱象包裹 , 自然会迁徙到其他社交媒体平台 。
最后 , 失败的打法在直播领域和短视频领域败北 。 微博早在2013年就看到了短视频风口 , 投资一下科技 , 到给予秒拍流量扶持 , 都彰显着微博的短视频野心 。 但是 , 秒拍趋向微博的中心化思维 , 根本抓不住用户的眼球 , 而抖快依靠去中心化蹿红后 , 秒拍毫无招架之力 。 之后微博也推出多款短视频应用 , 但风口已逝 , 即使重启微博视频号也没能激起水花 。
陌陌:扶不起的社交业务
虽然陌陌的创始人始终强调陌陌是个社交平台 , 但从其营收结构来看 , 仅占三成营收的社交业务并不能撑起陌陌的商业化野心 , 陌陌在一点点丢掉社交基本盘 。
一来鱼龙混杂的社交挫伤了用户的积极性 。 陌生人社交的门槛本就不高 , 一旦对平台用户疏于管理 , 各种问题也就悄然而来 。 平台内男性用户的骚扰让女性用户逃离陌陌 , 失去了女性用户 , 男性用户自然会对平台失去信心 。
二来广撒网战略也不能为陌陌留住用户 。 陌陌推出了是他、瞧瞧、Cue、赫兹、ZAO、对对等多款社交产品 , 试图从多维度挤进社交领域 , 但多元的社交产品矩阵也没能在社交市场激起水花 , 唯一爆火的ZAO也因为网络数据安全问题而迅速暴毙 。
除了自己孵化的APP没能为陌陌带来助力 , 收购的探探也成了陌陌的拖累 。 自完成收购后 , 探探的付费用户增长极其有限 。 数据显示 , 探探的付费用户占陌陌总体付费中的26.7%-35.7% 。 换言之 , 探探付费用户的增减直接影响陌陌的营收 。 虽然探探的亏损在收窄 , 但三年来都处于亏损状态的探探拉低了陌陌的净利润增长 。
三来陌生人社交本身的流量已经接近尾声 。 随着互联网交友的方式多元化 , 用户对交友平台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 。 在各种各样的社交模式冲击下 , 传统的陌生人交友形式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 。 而疫情也缩减了陌生人交友的需求 , 加速了陌陌社交业务的溃败 。
陌陌疏于管理的社交业务滋生出种种乱象 , 既催生了其他陌生人社交平台的崛起 , 又加速了平台流量的流失 。
时代洗礼
22岁的QQ与11岁的微博和陌陌共同走过了移动社交时代、视频社交时代 , 现在正在迈向虚拟社交时代 。 前两场社交厮杀 , 它们平稳渡过 , 但现在沉疴缠身的它们还能顺利挺过第三场厮杀吗?
移动社交时代:微信抢人
微信诞生之初既是为了对抗米聊对QQ的冲击 , 也是为了拓展腾讯的社交群体 。 后来 , 微信不仅打败了米聊 , 也成了其他社交产品的噩梦 。
对于即时通讯软件来说 , 简单就是最大的成功 。 彼时的QQ经过十余年的积累 , 为用户提供的功能越来越多 , 却让不少中老年群体无从下手 。 于是 , 操作简单、界面简单的微信让社交也变得简单起来 。 直白的聊天方式赢得了老年人以及职场人士的喜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