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微博、陌陌:社交难逃社交命( 四 )


随着微信对熟人社交关系链的沉淀 , 以亲人、朋友、同事等为核心的熟人社交让用户们不得不留在微信或转投微信 , 加剧了QQ用户流失 。 而微信又逐渐发展成一款生活综合软件 , 集支付、出行、防疫等功能于一体 , 实现了生活场景的全覆盖 , 进一步带走QQ用户 。
对微博来说2013年是最难忘的一年 , 但这都要从2012年微信推出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说起 。 当微信高调地成为移动社交赛道的焦点后 , 越来越多的微博大V、名人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 一头扎进熟人社交关系中 , 通过公众号写作来吸引用户 , 走向自媒体道路 。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 2013年 , 微博用户下滑了22.8% , 微博产品的使用时间仅增加了12.7% 。 截至2013年年底 , 手机微博用户数为1.96亿 , 较2012年年底减少了596万 。 同时 , 手机微博的使用率仅为39.3% , 比2012年底降低了8.9个百分点 。 在互联网渗透期的2003年 , 微博的用户使用率接连下滑 , 对微博的打击不可谓不小 。
对陌陌来说 , 微信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剑 。 2011年8月4日陌陌上线 , 而微信8月3号上线LBS功能——附近的人 。 微信除了给陌陌带来压迫感 , 也给陌陌带来了不可逆的用户流失 。
当两个陌生人在陌陌上聊得非常投机 , 已经发展出稳定的社交关系后 , 自然会转向熟人社交 , 进而流入微信 , 彻底进入熟人社交阶段 , 陌陌的活跃用户就面临彻底流失 。 在陌生人关系转化中 , 陌陌成了导流工具 , 微信的熟人社交反而成了最大赢家 。
视频社交时代:视频平台抢用户时长
当流量红利已经见顶 , 用户时长成了互联网赛事里争夺的焦点 。 纵观这场赛事 , 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平台成了用户停留最久的软件 。
据极光大数据显示 , 2021年Q3快手用户日使用时长均值达到125.3分钟 , 同比增长30.9% , 而抖音的日使用时长均值更是达到144.6分钟 。 另据QuestMobil统计显示 , 2019年3月 , 移动社交、短视频的日均使用时长分别是982亿分钟、358亿分钟;到了今年6月 , 这两个数字依次为953亿分钟、888亿分钟 , 短视频的用户时长实现了148%的增长 。
由数据可知 , 用户们每天有两个多小时都在刷短视频 , 短视频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 。 而据《娱乐传媒行业深度报告》显示 , QQ 用户时长从约50分钟降至30分钟左右 。 QQ不仅留不住用户 , 连用户时长也逐渐下滑 , 最后只剩下满是记忆的通讯录 。
而微博的用户时长也更不容乐观 。 据易观千帆统计显示 , 2019年5月-2020年4月 , 微博月均用户使用时长在10小时上下徘徊 , 换算下来 , 用户平均一天使用时长20分钟 , 相比于抖、快的用户时长相距甚远 , 并且根据走势来看 , 微博的日均用户使用时长还在下降 。
微博丢掉的不仅是用户时长 , 还有广告业务 。 据微博招股书披露 , 其广告客户数量也在不断下滑 , 2018年-2020年微博的广告客户数量分别为290万、160万、240万 。 至今年6月 , 微博的广告主已经腰斩至60万 。
在社交赛道里 , 不仅微博的商业化受到短视频平台的阻击 , 短视频平台也在蚕食着陌陌的商业能力 。
陌陌目前的主要营收来自秀场直播业务 , 这势必需要大量美女主播 , 但抖、快两大平台巨大的流量与超强的印钞能力也抢走了陌陌的主播资源 。 据媒体报道 , 受到疫情和抖音对主播大力扶植的影响 , 陌陌旗下的主播40%都出走抖音 。
互联网公司的变现方式无外乎广告业务、增值业务、付费业务这几类 , 但在格局已定的情况下 , 短视频平台想要分一杯羹 , 就需要从其他玩家身上割下来几块肉 , 不幸的是 , QQ、微博、陌陌这三位社交赛道细分领域的头部玩家率先成为被割肉的对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