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烦躁的时候该怎么办 特别烦躁怎么办( 三 )


与马斯洛同年代的还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前者将人类动机分为「保健与激励」 , 后者将动机分为「成就、权利和亲和」 。
不论怎么变化意思相似 , 今天依然影响着人类的认知;那过程中 , 人是怎么决定的呢?
每个人都会因为特定生理需求产生的动机被称为「原动机」 , 比如满足温饱、性需求、探索周边环境等;但人从猿猴进化到人类后就产生了心理诉求 , 也延伸出社会、爱、成就 。
比如:当一个人不愁吃穿、工作稳定时;他愿意在闲暇时间去探索有关爱好、成长的话题 , 以致把自我带到新的高度 。
可以说 , 我们每一次决定都会基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分类间相互转换 , 最后产生行为 , 心理学中理查德-瑞安把其称为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

心情烦躁的时候该怎么办 特别烦躁怎么办

文章插图

但是 , 决定的有两个目的:1)开心 , 2)避免不开心
不论是物质或精神需求 , 当得已满足身体会分泌大量内啡肽 , 让自我产生愉悦的身心状态;这感觉如“跑步、健身”后的自己 , 很辛苦却很开心 。
当需求未被满足时人便会产生压抑的心理 , 通常会有“指责对方、批判、严重者产生内斗、冷战”等状态发生;假设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浮躁”状态也就随之而来 。
比如:
你属于雷厉风行的性格 , 工作期间领导让你做份10页左右的PPT;但中途中来回更改5次共计耗时一周左右 , 最后没有用上 , 你会产生什么心理?
不同在于 , 假设领导结合你的性格特征 , 给安排一些高效并非很细致的带头工作 , 那你的产出度及效率可能会发挥到最大;同时内心还会认为跟这位领导组CP非常默契 。
这也是管理的一门学问 。
换句话说 , 每个人内心有一堵墙让我们觉得安全被保护 , 没有什么可以伤害;但这堵墙因为材质特征会有它的承载力 , 一旦到了临界点 , 随时都有塌方的可能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 部分人从小到大接受要做乖孩子的理念 , 这种乖是不欺负别人、不产生负能量 , 而是规规矩矩 。
这造成 , 外向性格的人遇到问题会与同学社交、诉说来缓解 , 而内向的人无法有效倾诉不能处理自我需求 , 习惯性把不愉快压抑埋在心底 , 最后挤压太多因某个小事就会被点燃 。
随便举几个例子:
在医院 , 有些家属认为 , 如果医生没有给他的父母治好病就是不尽责、不胜任、甚至不是好人;加上沟通中彼此声音大一些 , 就会爆炸 , 大吵大闹医院不作为 。
直接点 , 尽管我们常谈换位思考 , 可从发展角度看目前每个人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处理问题 。
不论大小需求当未被满足时 , 它都会激发你内心想要的欲望 , 以至于情绪压力的产生 。
一些能够快速被解决、响应的事 , 或许能多多少少让自我心态平稳些;但那些自己束手无策、又有沉没成本所在的问题 , 就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埋在心中 。
客观的事实是 , 事情处理通常都有起有落 , 如果把每一次自然的回落看成一个「沟壑」 , 那这辈子在心理上你永远无法戒掉浮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