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评“全新世温度谜题”:南极海冰变化或是关键

中国科学家评“全新世温度谜题”:南极海冰变化或是关键
文章图片

两极海冰扩张导致年均温度的降低(颜色是温度)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中国科学家评“全新世温度谜题”:南极海冰变化或是关键】中新网北京12月6日电 (采访人员 孙自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距今1万年(全新世)以来 , 是冷暖交替还是持续变暖?这一被誉为“全新世温度谜题”的地质记录和气候模拟差异研究 , 长期以来备受学界关注 , 两种观点争论也一直持续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陈发虎院士团队近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评论文章指出 , 南极海冰变化或是解决“全新世温度谜题”的关键 , 对《自然》今年1月刊发美国学者相关“全新世以来 , 全球年均温呈线性升高趋势”结论提出质疑 。
评论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兰州大学教授张旭专门从事海洋-大气-冰冻圈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 , 他介绍说 , “全新世温度谜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争论:一是如全球海洋和陆地温度记录的集成结果所示 , 全球年均温在早中全新世有一个大暖期(距今9000-7000年) , 随后全球变冷直至工业革命以来的再次全球变暖;另一种是气候模型的模拟结果所揭示的、全新世以来全球年均温持续变暖 。 这两种争论至今未有定论 , 如果气候模型模拟正确 , 则用于研究古气候演变的古温度指标的指示存在偏差;如果古温度指示正确 , 那么用于气候变化未来预估的气候模型则存在系统性偏差 。
中国科学家评“全新世温度谜题”:南极海冰变化或是关键
文章图片

海冰对定量评估温度指标U1485季节偏差和年均温的影响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博瓦(Bova)博士等人之前在《自然》发文 , 他们假设距现代间冰期最近的上一个温暖的末次间冰期(距今约12.8-11.5万年)不存在冰量和温室气体变化 , 其全球温度的季节差异完全由不同季节的太阳辐射决定 , 并通过建立季节到年均温度的转换函数(SAT) , 尝试剔除古海温指标中的季节性偏差 , 以此定量年均温的变化 , 最终得出全新世以来 , 全球年均温呈线性升高趋势的结论 , 验证此前气候模拟的结果 。 此文发表后学界高度关注 , 《自然》专题报道中认为 , “全新世温度谜题”或已被解决 。
张旭研究员和陈发虎院士对该文结论的可靠性提出质疑指出 , 博瓦等工作忽略了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作用对间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 , 夸大了太阳辐射对温度变化的贡献 , 因此结论并不可靠 。
他们在评论文章中详细分析说 , 博瓦等利用SAT方法定量重建指标中季节信号的前提条件是 , 温度变化完全控于太阳辐射 , 并且两者是线性关系 。 在全新世 , 由于北半球冰盖融化以及大气温室气体上升 , 温度变化不能单纯归因于太阳辐射 。 在末次间冰期时期 , 北半球冰盖以及大气温室气体较为稳定 , 因此 , 博瓦等人认为末次间冰期的温度变化仅与太阳辐射有关 , 但这一前提假设并不准确 。
在末次间冰期时段 , 虽然冰盖和温室气体相对稳定 , 但两极海冰存在显著变化 。 海冰变化作为一个典型的气候系统内部的正反馈过程 , 海冰增加会导致全球绝大部分区域乃至全球温度都会显著变冷 。 在现代气候学研究中 , 海冰因对全球变暖的迅速响应 , 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气候的快反馈过程 。 但是 , 在百年及以上时间尺度上 , 南极海冰变化 ,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 还受到气候系统慢反馈过程(即南极冰盖和大洋深部环流)的调制 。 因此 , 在利用SAT对末次间冰期时段温度指标中的季节偏差进行定量估计时 , 应当首先将南极海冰引起的温度变化剔除 , 否则将会夸大指标中的季节偏差 , 导致全新世的年均温呈上升趋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