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Dec.
6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你有多久没有在晚上11点前入睡了?】不再把睡眠当作一件可有可无的奢侈品 , 而是把它当作需要被优先考虑的事情 。
来源 | 人文清华讲坛
“今天 ,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可以让你延长生命的革命性秘诀 。 它能提高你的记忆力 , 增加你的魅力;让你保持苗条 , 降低食欲;保护你不得癌症和老年痴呆;不让你感冒和伤风;降低你心脏病、心梗和糖尿病的风险 。 你会感觉更快乐 , 不抑郁 , 不紧张 。 你 , 有兴趣吗?”
这并非营销号为博取眼球而捏造的事实 , 而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在他的书中所写下的句子 。 他笔下包治百病的良方其实是寻常之物 , 沃克教授说:“它就是我们的睡眠 。 ”
尽管拥有的良方千金难求 , 可到底没用上 。 白天不睡 , 晚上崩溃 , 反而才是很多当代人最真实的写照 。
今天 , 我们一起来听听 在清华讲授“睡眠与健康”课程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李晓谕老师 , 为我们讲解 “天赋人权”的睡眠 。
文章图片
李晓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01
人为什么要睡觉 , 你有想过吗?
睡眠像清凉的浪花 , 将人头脑中的一切浑浊荡涤干净 , 只不过每个人的“海浪”来临的时间并不相同 。 入睡难、睡得晚成为困扰着当代人的难题 , 而受到学习和工作安排的影响 , 晚睡往往就意味着睡眠时间的硬性压缩 。
《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 。 3/4的人晚上11时之后才能入睡 , 近1/3的人在凌晨1时后才能进入梦乡 。 可以说 , 现代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睡眠不足的“大流行病” 。
文章图片
是什么让我们越睡越晚呢?这仿佛继承了一个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的难题——为什么人们会无法做到那些明知道是对自己有利的事?要回答它 , 我们需要先回到一个看似简单的疑问上:为什么人需要睡觉?
最为经典的睡眠调节理论认为:人的睡眠行为 , 受到大脑中两个系统的影响 , 其中一个是生物节律 , 另一个是“睡眠 / 清醒平衡系统” 。 也就是说 , 随着清醒时间的延长 , 会不断增加睡眠的倾向 , 睡眠压力持续增加 , 到晚上就感到最困 , 而在睡眠期间 , 睡眠压力降低 , 到早上开始清醒 。 这个理论如今得到了生物学研究的印证 。
据今年11月18日发表在《分子细胞》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 , 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研究人员发现 , 大脑中的PARP1蛋白好比一根“天线” , 可向大脑发出睡眠和修复DNA损伤的时间信号 。 当人在清醒状态时 , 体内的稳态睡眠压力会增加 , 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 , 这种压力就越大 。 而在醒着的几小时内 , 紫外线、神经元活动、辐射、氧化应激等因素会造成神经元中的DNA持续损伤 , 一旦损伤超过一定限度则会带来危害 , 而睡眠则可以标记出细胞中DNA损伤的位置 , 并“招募”DNA修复系统 。
文章图片
如果回忆年龄尚小的时期 , 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长大后越睡越晚 。 抛开遗传和屏幕蓝光的影响 , 这还可能与人们睡眠-觉醒时间会随年龄变化的特点有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