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 市场上的VR设备鱼龙混杂 , 也容易影响到消费者对VR电影的印象 , 进而影响对VR电影产业的消费 。 而连线Insight在北京的多家电影院看到 , 一些电影院仅在影院大厅设置了VR自助站 , 多以VR游戏体验为主 。 邵晴也曾向36氪指出 , 即便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 , 合格的VR影院数量非常少 。
将电影行业延伸到长视频领域 , 一些玩家也试图通过VR电影来拯救长期亏损的现状 , 爱奇艺则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
从2016年布局VR业务开始 , 爱奇艺不仅将VR技术融入内容制作中 , 还推出VR硬件设备 。 综艺衍生内容《偶像练习生之VR恋之物语》、VR影片《神探蒲松龄VR》都是爱奇艺在VR领域的尝试 。 除此之外 , 腾讯2015年腾讯投资数字娱乐公司原力动画后 , 开始开发与Oculus Rift搭配使用的虚拟现实电影 。 另一家流媒体平台优酷推出了VR版平台 , 及适配VR眼镜 。

文章图片
图7/8
偶像练习生之VR恋之物语 , 图源偶像练习生官方微博
现实情况是 , 如今VR电影、VR游戏等并没有在这些长视频平台掀起太大的水花 , 更谈不上拯救亏损的长视频平台 。
与此同时 , VR电影能否被观众长期买账也是一个未知数 。 这一点 , 可以在3D电影的发展轨迹上略窥一二 。
2010年 , 《阿凡达》在内地狂揽13亿票房后 , 中国电影行业迎来了3D电影的“春天” 。 一时间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霍比特人》等3D电影给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但在十几年后的今天 , 今年10月份上映的《沙丘》3D版本却遭受了观众的抵制 。 “2D的创作语言不适合3D”“156分钟超长待机眩晕感引不适”等负面评论层出不穷 。
强烈的对比下 , 可以明显看出由于技术、设备、电影时长等问题 , 3D电影已经从井喷式爆发走向了观众不买账的怪圈 。
需要明白的是 , 3D电影的发展瓶颈也是VR电影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 首先从硬件上看 , 头显硬件方面 , 在目前的技术里 , VR呈现的画面解析度、分辨率等都影响着观众的体验 , VR眼睛戴久后 , 难免会出现眩晕等反应 。 其次 , 在VR电影本身的制作上 , 内容画质粗糙、剧情过于简单 , 或许也很难给观众带来更好的体验 。
换句话说 , 从目前的技术上看 , VR电影想给观众带来稳定、长期的沉浸感体验 ,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VR电影或许会成为未来电影产业的重要分支 , 如何活下去是VR行业发展的关键 , 而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指向商业化 。
在当前硬件设备价格高昂 , 优秀的内容过于稀少的情况下 , VR硬件的用户数量与内容带来的流量 , 都不足以让内容生产者探索出明晰的盈利模式 。

文章图片
图8/8
高昂的技术投入和设备成本、盈利困难、VR电影还未有代表作出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 , VR电影未有起色并不难理解 。
关于VR电影的概念 , 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统一 , 大批内容创作者尚处于盲人摸象的阶段 。 或许直到一部有影响力的作品出现 , VR电影才会被明确定义 。
【VR电影,正在路上?】现在看来 , 尚未大规模成为现实的VR电影能否拯救电影行业还不好说 。 但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 , VR电影再次被资本和市场关注是可以肯定的事 。 当然 , 也不排除元宇宙新鲜劲一过 , VR电影泡沫可能再次破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