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采访人员:任飞 每经编辑:叶峰
从TMT到人工智能、机器人 , 创世伙伴合伙人聂冬辰已转战多条投资赛道 , 最大的收获是深谙跨界投研需强化个人的快速学习能力 , 紧跟科技潮流、时代脉搏与人心所向 , 将投资做到高效、实用且具有前瞻性 。
文章图片
受访者供图
时下 , 机器人赛道如沐春风 , 持续推动各产业智能化发展进程 , 如何投中好项目并为其陪跑赋能 , 聂冬辰给出了答案 。
不断提高快速学习能力
初入创投圈 , 聂冬辰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红利爆发的好时机 , 彼时的他并没有多少投研技能 , 却早已感知科技带给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的诸多改变 , 对新事物的浓厚兴趣让他在一开始就对创新有着敏锐的嗅觉 。
2017年 , 聂冬辰作为初创成员之一加入创世伙伴 , 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企业服务、文化消费等方向的早期投资 , 重点参与了万咖壹联(已港股上市)、寰宇关爱、传易金科、悠跑科技、梯影、次世文化等企业的投资 。 投研看似跨界却有着相同的工作思路 , 聂冬辰认为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快速学习能力 。
在聂冬辰看来 , 做投资本身是一个需要综合能力很强的工作 , 涉及到方方面面 , 因此需要对不同业态的市场有较为系统的理解 。 “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新行业、新模式不断涌现的时候提前入局 , 并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 最终转化成投资的逻辑 。 ”
因此 , 跨界对他来说不是障碍 , 停下学习的脚步才是与时俱进的掣肘 , 深谙多行业发展之道不仅有助于投资人具备更广阔的投资视野 , 也能在交叉领域为被投企业保驾护航 。 即便偶尔错失机遇 , 但聂冬辰表示 , 行业的景气周期会轮番上演 , 当第二轮周期来临前 , 依然是有机会上车的 。
时下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围绕不同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 , 各行各业均在倡导智能化转型 , 尤其在国内诸多制造业领域中 , 很多已经通过数字化突破了行业瓶颈 , 并朝着更广域的物联网、工业4.0迈进 , 资本助推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 , 聂冬辰表示 , 广阔的机器人赛道大有可为 , 投资人依然不能停下学习的步伐 。
首先 , 需要以产业中人的视角分析市场前景 , 同时要有研发者的心智看到软硬件技术发展的趋势 , 此外还要有投资人强大的产业协同能力予以帮助 , 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进行技术转化 。
两个维度探索交叉投资
具体到投资实务 , 聂冬辰善于将产业与机器人应用场景相结合 , 并在各自的领域研究跨界融合的技术创新机会、投资发展机会 , 划设了“二象限”的维度探索交叉投资价值 。
聂冬辰解释称 , 所谓“二象限”其实就是观察所处的行业以及产品本身 。 “第一个维度是基于机器人或者无人化设备自身的特质 , 比如芯片、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控制器、本体、软件算法、整体解决方案等 。 ”从这个维度出发 , 对机器人的主要构造进行垂直研究 。
聂冬辰表示 , 第二个维度则是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 , 探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机会 , 包括工业、农业、家庭以及服务业和医疗等方面 。
在创世伙伴的被投企业中 , 像酷哇的无人驾驶公司 , 对技术和场景的结合有很清晰的认知 , 也是中国跑在全球比较前面的技术;快仓是其投的项目 , 它为菜鸟在无锡建立的完全智能化、无人化智能仓库是全亚洲机器人部署规模最大的;劢微机器人生产的智能无人驾驶叉车 , 可以在物流场景中替代简单的人力工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