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动态监测 , 纳入评价体系
建立直通20万所义务教育学校的基础教育直报监测平台 , 将“五项管理”相关指标作为重点监测内容 , 实时调度和跟进各地各校落实“五项管理”实际情况 。以二维码形式邀请家长通过网络无记名直接填写调查问卷 , 了解家长感受和诉求 , 同时通过举报平台畅通家长反映意见渠道 。将“五项管理”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
(四)强化宣传引导 , 促进家校协同
教育部通过多种途径 , 广泛宣传解读作业、睡眠、手机管理等文件精神 , 组织专家撰写解读文章 , 并遴选推广一批各地各校落实的典型案例 。推动各地将作业、睡眠、手机管理纳入校长教师培训、教研活动重要内容;通过相关课程教学、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等方式 , 大力普及有关科学知识 , 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途径 , 向家长宣传相关管理规定 , 争取理解支持 , 形成家校协同落实合力 。
二、工作落实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 。各地各校普遍(99%以上)制订了比较完善的作业管理办法 , 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 , 学校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基本达到了规定要求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占比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不少地方通过制订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作业设计大赛和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 , 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99.6%的学生家长反映 , 本学期教师没有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
二是睡眠时间管理成效逐渐显现 。学生睡眠管理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普遍重视 , 全国98.7%的学校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 , 96.1%的小学和97.4%的初中上午开始上课时间做到“小学不早于8:20、初中不早于8:00”的规定要求 , 少数地区因为时差原因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作息时间 。7714万份家长无记名问卷反映 , 秋季学期有76.2%的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小学10小时、初中9小时”的规定要求 , 比2020年底有关调研结果有较大提升 , 有的学校还提供了午休时间和条件 。总体上看 , 睡眠时间改善取得了积极成效 。
三是学校手机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有99.8%的学校严格执行了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 , 91.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手机保管装置 , 学校普遍提供了学生与家长必要时紧急联络的通道 , 秋季学期普遍做到了不再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
“五项管理”政策出台后 , 得到了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充分肯定 , 大家对作业负担重、睡眠不足、手机过度使用的危害形成了基本共识 , 对这些长期以来个别管、自发管、管不好的问题 , 现在形成了普遍管、统一管、科学管的良好局面 , 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好条件 , 对实施情况整体评价较好 。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一是持之以恒抓落实 。加强实地调研 , 继续用好监测平台和举报平台 , 及时发现问题 , 督促地方积极改进 。委托第三方开展“五项管理”落实情况相关研究 , 提高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五项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规定要求和进校督导检查的必看内容 , 长期抓、持续抓 , 坚决防止松懈和反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