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只剩七天了 你的“存在焦虑”好转了吗?( 三 )

  在宋医生看来 , 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晚期向成人早期的过渡阶段 , 面临着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诸多变化和挑战 , 这种情绪的出现很正常 , 实际上是想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找到一个落脚点 。 一旦将来有了确定的社会身份角色 , 比如一份稳定的职业 , 不确定感自然会有所降低 , 焦虑状况也会有所缓解 。

  至于无法看清自己的个人潜质而导致的存在焦虑 , 宋崇升大夫坦言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 与家庭、社会的教育都有很大关系 。 在教育的过程中 , 可能会出现牺牲学生主动思考与独立选择的情况 。 但是 , 就大学生而言 , 既然可以考上大学 , 能够将自身的智力开发出来 , 说明个人潜质还是很不错的 , 所以要相信自己依然可以对未来作出成功的选择 , 更何况认识自我本就不能一蹴而就 。 其实为自己作出选择 , 也是一种能力 , 这种能力可能在小时候被压制 , 但不意味着彻底消除 , 需要不断开发尝试 , 勇敢挑战 , 不惧失败 , 这样才能得到锻炼 。 大学生与其陷入悲哀难过 , 不如积极开发自己的潜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