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孟永辉
谁 , 将是互联网家装的接棒者 , 或许是当下每一个从事家装行业的人都在思考的话题 。 有人认为是整装 , 有人认为是装配式 , 亦有人认为是数字化 。 在我看来 , 无论谁将会接棒互联网家装成为未来的新风口 ,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 , 家装产业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
或许 , 正是因为看到了家装产业化的这样一种必然和趋势 , 所以 , 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家装产业化身上 , 他们试图通过投身到家装产业化的洪流里 , 获得新的发展红利 。 于是 , 以家装产业化为底层逻辑的家装新进化 , 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关注 。
的确 , 当互联网的红利不再 , 互联网家装作为一种模式 , 正在进入到寒冬期 。 曾经风靡一时的互联网家装平台同样进入到了冰窟 , 就连那些处于头部的互联网家装平台都开始遭遇困境 , 纵然是业已上市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概莫能外 。
在这种情况下 , 寻找新的风口来取代互联网家装 , 是无可厚非的 , 但是 , 如果仅仅只是互联网家装的接棒者看成是一个与互联网家装一样的存在 , 而没有汲取互联网家装的经验教训 , 跳出互联网家装的怪圈 , 那么 , 所谓的家装产业化终将沦为概念 。
因此 , 欲要让家装产业化有所作为 ,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以互联网家装为镜 , 正家装产业化的衣冠 , 真正让家装产业化告别所谓的概念 , 真正让家装产业化能够给家装行业带来新的变革 。 以此为开端 , 家装行业的进化才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
互联网家装 , 家装产业化的「镜子」
纵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 , 依然有人死抱着互联网家装的概念不放 , 甚至用家装产业化的概念为互联网家装续命 。 细想一下 , 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概念 , 其实是无可厚非的 。 因为在互联网家装时代 , 人们并不是需要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 只需要将互联网家装平台做到足够大 , 流量做到足够多即可 。 这是互联网家装之所以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 , 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人参与到互联网家装当中的根本原因 。
尽管互联网家装模式的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庞大的规模效益 , 并且可以做到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 , 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 , 但是 , 我们同样要看到的是互联网家装模式是建立在强大的流量规模优势基础之上的 , 缺少了流量的支持 , 所谓的互联网家装必然会陷入到困境之中 。 这是互联网家装之所以会走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 。
当家装产业化的时代开启 , 我们真正要做的 , 不是要用家装产业化为互联网家装续命 , 而是要以互联网家装为镜子 , 校正家装产业化的航向 , 真正将家装产业化的发展带离互联网家装的死胡同 。 只有这样 , 家装产业化才能跳出互联网家装的怪圈 , 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
以互联网家装为镜 , 我们可以窥探到当下的家装行业正在发生如下的变革:
平台的天花板逼近 , 产业的蓝海亟待开拓 。 如果为互联网家装寻找一个注脚的话 , 那么 , 它与其他的互联网模式存在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 , 它们都是通过平台模式来实现产业上下游的撮合与对接 , 但唯独没有参与到产业当中 。 这是互联网家装之所以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 。
在信息不对称的大背景下 , 以互联网家装平台的模式来实现产业上下游的对接是有益的 , 但是 , 随着信息供给的逐渐充沛 , 特别是随着平台模式成为一种标配 , 盲目地用平台模式来实现家装行业的效率提升 , 依然变成了一种妄想 。 再加上家装行业本身流量的见顶 , 平台模式的红利更是被一点一点地挤兑干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