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专注
有了前文关于注意力原理的阐释和铺垫 , 再谈实际应用也会轻松很多 。 接下来 , 我们就来谈谈保持专注、提高注意力的方法 。 这些方法依然带有浓厚的理论色彩 , 你可以在读完之后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改良、延伸和调整 。
不要脱离主窗口
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都需要借助电脑实现 , 窗口管理就成了保持专注的重要途径 。 如果你需要保持专注 , 需要着重注意两点:让窗口面积与你需要投入的注意力相匹配 , 以及避免在多个主窗口之间切换 。
内容占据的视觉面积与注意力的投入程度呈现正相关 。 因此 , 如果你当前工作主要在一个工具内进行(譬如专心进行写作) , 那就把这个工具的窗口最大化 , 或让它覆盖绝大部分显示面积 , 引导视线和大脑集中在主窗口中 。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用到多个工具(譬如一边用浏览器查找资料 , 一边用笔记工具记录) , 就利用窗口管理工具 , 将主窗口并行排列 。
具体实践中 , 有可能需要使用多个辅助工具来完成同一件事 。 就以发表一篇少数派文章为例 , 在排版过程中 , 可能会用到图片压缩和编辑工具 , 调整配图大小及格式;可能会用到 OCR 工具 , 从图片中提取一些文字讯息;可能会用到浏览器 , 一边排版一边下载图片或插入拓展链接;还可能会用到第三方笔记工具 , 把一些灵感片段插入正文 。 要用到的工具很多 , 也就意味着注意力流失的出口也很多 , 很容易出现「明明只是要查个词 , 结果打开浏览器就收不住了」的情况 。 因此 , 我会将文章编辑器保持在萤幕主体 , 其它辅助工具都缩放为小方块 , 以悬浮窗口的方式放在主窗口周边 。 另外 , 如果其它辅助工具能够以启动器、快捷键、菜单栏等方式启动和使用 , 就优先使用这些方式 , 尽可能减少辅助工具对主窗口的影响 。
文章图片
将主要窗口最大化 , 以引导注意力焦点 。 其它辅助工具以小窗口的方式悬浮摆放 , 或通过启动器、菜单栏等呼出 , 避免占据窗口主体
避免在多个主窗口之间切换的目的是减少跳出主窗口的次数 , 不给注意力被其它元素吸引走的机会 。 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 , 尽可能使用 app 的全屏模式 , 增加切换窗口的视觉和操作成本 , 逐渐习惯在一个单一窗口中使用工具的感觉 。
建立心理路径
在准备这期选题时 , 我在少数派会员话题群发起了关于专注度的问题征集 , 也询问了不少同事和朋友对于专注力缺失的困惑 。 在所有的困扰中 , 反馈最多且最集中的问题是「使用社交工具很容易打断当前的工作思路」 , 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是 app 内部的路径中断 , 譬如你想跟小张对接一下工作安排 , 打开微信之后发现有三条来自小王的消息 , 回复之后你就完全忘记了要找小张聊天这回事;其二是 app 之间的路径中断 , 譬如你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有趣的商品 , 想上淘宝搜索一下 , 但退出微博、打开淘宝之后 , 虽然只过了短短的几秒钟 , 却已经忘记了自己要搜什么 。
如果你认真阅读了上文提到的关于记忆和专注的原理就不难明白 , 我们大脑的临时缓存能力就是这么脆弱 , 连几秒钟的事情都无法保持连续记忆(金鱼:嘻嘻) 。
随着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 , 我也受到了类似困扰 。 在结合了和专注力相关的知识与个人实践后 , 我得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建立心理路径 。
建立心理路径这个名字听上去很学术 , 实操起来却很简单:利用大脑喜欢追踪简单目标的特点 , 先在心里确认自己要做的事——哪怕是件小事——然后再执行具体动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