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处讷啊,看到孙子这么积极向上,宽慰之余,也不乏惆怅,于是,这里就出现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这王处讷曾经在朝为官,深知官场险恶,于是尽管孙子已经在州里省上连中两元,只等着在京城实现自己的青云之志了,他这个易学大师掐指一算,不妙不妙,担心日后王伋即使应考成功,官场倾轧,人事险恶,终究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
于是呢,为了免除孙子王伋这份命定的苦累,于是决定采取人为的手段为孙子王伋转运:
我个人觉得,你还是另觅他途吧,应考做官这块我真心觉得不太适合你——我的乖孙孙 。
于是有天他趁孙子王伋熟睡的时候,悄悄剪下孙子右边眉毛上一根紫色的眉毛 。
这一剪,从此就断绝了孙子的科举之路,只能像历史上很多弃儒从道的道家大师一样,跟着他学习天文地理然后堪舆阴阳 。
也就是说,王伋的路,就是一条他爷爷王处讷带出来的阴阳地理师或宗师的路 。
但我认为也许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
这个版本就是,王伋的爷爷根本没有捣乱剪掉他的紫色眉毛,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考过最后的那一关——即所谓的进士科的考试 。
其实,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 。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 。
宋朝的科举考试虽然范围扩大且名额增多,但非常严格 。宋太宗时候实行“糊名制”,这是出于陈靖的建议,虽然只在殿试上进行;到了宋仁宗,他从1022年到1063年在位共41年,是整个宋朝在位最长久的皇帝 。
而王伋生于1007年,卒于1076年,基本与宋仁宗当政的时代重合 。
而宋仁宗开始,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
但是,因为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来辨认考试笔迹,于是,为了避免请托,宋仁宗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 。
所谓另行誊录,就是专门有人把考生的所有答卷另外誊写一份,从而彻底杜绝请托 。
从此,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 。
所以,大概率是,尽管王伋的爷爷与老爸都是朝廷的司天监,可是制度就是制度,你考得上就做官然后子承父业或祖业,考不上也就什么都谈不上 。
我认为,这或许才是王伋虽然才华满腹且易学大师,但就是过不了科举考试这一关所以就无法克绍箕裘的终极原因 。
我认为,这就是王伋先生的命 。
如果可以,他应该找人看看八字——或自己给自己看看八字,是不是那年不走印运,或没有食伤 。
再说了,历史上的道教宗师吕洞宾,很大的一个概率就是因为科举考试落第,于是才弃儒修道从而被迫跻身道教宗师的行列 。
写《聊斋志异》的蒲松龄先生,被王士祯评为“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的一代才人,不也是一样吗?同样的才华满腹,同样的时运不济 。
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上也许少了一位司天监,而多了一位风水师 。
这个人,就是理气派或福建派的大师:王伋 。
·2·地仙王伋
所以,历史上王伋的个人际遇的真实版本,或许是这样:
最初有家学渊源,于是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外带四书五经,想通过科举之路而成为祖辈那样的一代国师,在比如说——现在的农业部、国家气象局或者最起码也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 。
- 家里祖坟风水不好怎么办 祖先风水不好要怎么办
- 住宅风水化解 最好的住宅风水
- 风水中的局是怎么确定的 风水如何定局
- 宝鸭下田风水宝地 盘龙城风水宝地
- 窗户外有鸟窝风水上好么 窗台有鸟窝风水
- 房子在电梯旁边风水 电梯挨着厨房的风水
- 古代风水 半月池在风水中的作用
- 风水上什么叫对冲 九星风水对冲法
- 柳城在哪 柳州风水先生
- 新房装修门对门好不好 房屋风水门对门好不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