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生地产高周转后遗症 从黑马到黑洞 陈弘倪如何兼济天下?( 三 )

除房屋质量诟病 , 祥生地产还出现施工违规等问题 。

2019年5月14日 , 安徽宿州市网友在人民网当地领导留言板投诉:祥生江山樾项目工地长时间深夜施工 , 噪音扰民 , 严峻影响周边小区业主和学生的歇息 , 请相关部分和谐处理 。

无独有偶 , 据媒体报道 , 2018年12月8日 , 位于呼和浩特成吉思汗大街祥生?东方樾在建工地发生火灾 。 此外 , 祥生旗下楼盘项目工地事故中也出现了工人坠亡 。

众所周知 , 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房屋 , 对消费者而言意义重大 。 产品口碑 , 是房企发展甚至生存的基石 。

无论房屋质量漏洞 , 还是施工违规乱象 , 祥生地产都在摩擦消费者、监管层的忍耐线 。

高周转之殇 融资成本与资金压力受拷

行业黑马 , 沦为问题黑洞 。

形象变脸的背后 , 祥生地产似乎已陷入高周转模式的后遗症 。

祥生地产对高周转模式的热衷 , 在业内已是公开之事 。 看看其3000亿的神奇口号 , 及仅三年时间就从百亿越至千亿的表现中可见端倪 。

公开资料显示 , 祥生地产成立于1995年1月4日 , 总部位于浙江 , 2014年将总部迁至杭州 。 彼时 , 祥生地产销售规模仅90亿元 。 随后确立“立足杭州 , 生辉上海 , 深耕苏浙皖 , 辐射全国”的布局原则 。

从2015年开始 , 祥生地产销售规模开始猛增 。

2015-2018年销售金额分别为109亿元、325亿元、620亿元和1029亿元 。 可谓直线上升 。

三年破千亿 , 也刷新了万科、保利用时“五年”的记录 。

公开信息显示 , 2016年祥生地产提出“36781”的快周转策略 , 即3个月动工、6个月开盘、开盘销售去化70%、一个月后去化达80%、1年现金流归正;

2017年 , 祥生地产进一步提高周转速度 , 提出“25710”的策略 , 即2个月内动工、5个月内开盘、开盘当日销售去化70%、10个月内现金流归正 。

可见 , 祥生地产的“25710”相比行业大佬碧桂园拿地4个月开盘 , 5个月资金回笼 , 6个月资金再周转的“456模式”模式 , 几乎不相上下 。

“祥生地产通过高周转抓住了三四线市场这波红利 , 也有助于这几年其在此类领域积极运转 。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表示 。

但其也认为 , 随着三四线城市红利消退 , 祥生地产风险递增 , 抗风险能力也会受到考验 。

众所周知 , 作为重资产行业 , 房企除了质量风险 , 最核心的莫过于资金风险 。

由于祥生地产并非上市公司 , 缺乏核心真实数据 。

不过 , 一些舆论信息值得参考 。

据媒体报道 , 2018年 , 祥生地产实现营收117亿元 , 对应净利润15.7亿元 。

2018年祥生地产总资产1096亿元 , 净资产117亿元 , 可算出2018年底资产负债率约89.3% , 在行业中已处较高水平 。

更严重的是 , 作为一家非上市房企 , 祥生地产获取资金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 , 也导致其融资成本高企 。

2018年9月27日 , 祥生地产在平安信托办理7亿元的信托融资 , 预期年化收利率为9.8% , 用于对邹城祥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的开发建设 。 9月17日 , 爱建信托作为资金托管行为祥生东台项目发行一个预计收益为8.3-8.8%的信托产品 。 9月18日 , 粤财信托为祥生衢州悦海棠项目发行一个8.3-9.3%的信托产品 。

频频发行信托产品 , 或许是祥生地产资金压力较大的写照 。

然而 , 从行业看 , 祥生地产的融资形式也并不乐观 。

图片来自网络

2019年9月份 , 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占比已连续三个月下降 , 八个月来规模占比首次低于15% 。 而从三季度整体来看 , 房地产信托三季度募集资金进一步下行 , 1529.18亿元的金额环比继续减少27.50%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