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房地产业十大新闻( 三 )

而榜前四位销售额更是突破了2“万亿” , 其中 , 排在房企百强操盘榜前四位的是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 , 前11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分别为7554.9亿元、5854.8亿元、5743亿元和5004亿元 。

马太效应正在呈现波澜壮阔的行业整合力量 , 规模企业保持良好的销售情况 , 纷纷冲进千亿阵营 , 值得同行学习和借鉴的同时 。 再次证明 , 作为中国最大的产业 , 房地产行业依然是个金矿 。

10大新闻之七:融资难加速地产行业洗牌

5月17日 ,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 , 明确要求商业银行、信托、租赁等金融机构不得违规进行房地产融资 , 正式拉开了今年融资政策收紧的序幕 。 此后政府陆续推出了对于信托贷款、开发贷以及海外债的限制政策 , 融资渠道不断收紧 , 房企融资压力加大 , 中小房企兑付问题频发 , 很多房企甚至不惜密集发行票面成本较高的海外债 。

由于房地产调控持续 , 融资环境收紧 ,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 破产潮和并购潮再次成为今年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 。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 , 截至2019年12月20日 , 房地产企业的破产数量已经达513家 , 已经超过2018年全年的458家破产数量 。 值得注意的是 , 2019年至今破产的房企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曾经规模较大的企业 , 如银亿股份、新光集团等 。

中小房企经营不善宣告破产的同时 , 也有不少房企变卖股权断臂求生 。

iFinD数据显示 , 截至12月17日 , 2019年A股房企并购事件已达483宗 , 其中 , 已完成213宗 , 失败30宗 , 剩余240宗仍在进行中 , 涉及资产总价值2434亿元 。

在2019年的并购案例中 , 除了经营不善的中小房企外 , 不乏手握大量优质项目却难以消化的百强房企 , 为降负债、降杠杆不得已变卖项目股权 。 例如连续几年疯狂拿地扩张、今年不得已甩卖十几个项目股权的泰禾集团;曾经千亿资金攻城略地、试图弯道超车的“黑马”福晟集团;还有去地产化步子过大造成资金链危机的泛海控股等 。

一边是抛售项目断臂求生 , 另一边则是抓住机会大肆并购 。

例如 , 今年以来 , 融创中国先后收购泛海、阳光100、云南城投集团等公司旗下多项资产 , 并购耗资约400亿元 。 一向保守的世茂集团今年3月起 , 通过并购迅速吃下泰禾、万通、粤泰、明发等房企的20多个项目 , 并购金额超200亿元 。

调控往往伴随着行业的洗牌与整合 , 随着房地产去产能的深化 , 行业集中度会继续上升 , 实力较差 , 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的房企被淘汰很正常 。

10大新闻之八:长租公寓大规模连环暴雷

今年以来 , 长租公寓行业遭遇“资本寒冬” , 行业普遍经营困境 , 越来越多的运营机构爆仓 , 其主要原因包括“高收低出”的经营模式以及违规使用“租金贷”等 。

据公开信息统计 , 从2017年至目前共有69家长租公寓机构资金链断裂或无法再经营 , 2019年占了其中的53家 , 其中资金链断裂及跑路的共有45家 , 被收购的有4家 , 拖欠或拒付房租的有4家 。

针对长租公寓的问题 , 住建部、发改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网信办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整顿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意见》 。 在《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措施中 , 明确要求对“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经营模式的租赁企业加强监管 , 严格管控租金贷业务 , 要求租金贷占比不得超过30% , 对涉及违规建立资金池等行为严厉查处 。

整体来看 , 长租公寓市场的需求是切切实实的民生刚需 , 长租公寓在租房市场上的重要作用自不必说 , 但是整个市场的转型升级也是大势所趋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违规企业被市场出红牌清退 , 也是正常的现象 。 因此 , 如何参与到长租公寓市场 , 要用敬畏市场的心态来对待 , 必须加强规范 , 才能更好地服务租房人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