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就会的居家语言治疗技巧( 二 )

  
◆适当的语言沟通:依据孩子目前的语言能力进行调节 。 例如 , 如果孩子目前是单词使用者 , 家长可以2—3个字的短句来跟他们互动 。   
在这个过程中 , 我们要学会制造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1.把他喜爱的物品放在高处或小孩子够不着的地方 , 让孩子提要求:“爸爸 , 要 。 ”  
2.改变生活习惯 。 如在孩子准备涂鸦前 , 他需要画笔 , 你递给他一些不相干的物件 , 勺子、遥控器 , 小朋友觉得很奇怪 , 可能会看向你有一个眼神交流;家长也可以装作不小心玩具掉落在地上 , 发出声音后 , 孩子可能会看你或帮忙捡起来 , 家长可以等孩子做出反应后再给予帮助 。   
3.给一丁点食物 , 好让他多次提要求 。   
4.停顿 。 如在持续摇晃秋千后突然停顿 , 等待孩子的反应 , 孩子可能会看你一下 , 要求说:“要” 。   
5.把水瓶或者泡泡瓶拧紧 , 让孩子提要求:“爸爸 , 开 。 ”  
6.给予选择 。 “你是吃苹果还是吃香蕉?”  
一学就会的居家语言治疗技巧  
文章图片  
几个语言沟通的范例  
一、【吹泡泡】建议活动步骤  
1  
家长对孩子说:“我们来吹泡泡!”  
2  
观察、等待并聆听孩子的反应 。   
3  
孩子如果不感兴趣 , 家长先吹泡泡 , 然后用声音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家长可轻轻触碰泡泡 , 然后说:“pop…pop…pop 。 ”  
4  
家长可以解说自己的动作 , 并以语气强调关键词 。 “爸爸打开瓶盖 。 ”“妈妈吹泡泡 。 ”  
5  
家长也可以用不同的语气与表情来解说泡泡的情况 , 以丰富孩子的词汇:“哇 , 泡泡飞高高!”(兴奋的表情)“UhOh!泡泡不见了 。 ”(失望的表情)“咦?泡泡在桌子下面 。 ”(惊喜的表情)  
6  
当所有泡泡消失后 , 家长可握住泡泡水瓶 , 观察、等待和聆听孩子的反应 。   
7  
当孩子靠近你时 , 你可以解说孩子的行为 , 例如:“噢 , 你要泡泡啊?”  
8  
轮到孩子吹泡泡时 , 家长可尝试以话语或动作引导孩子表达 。 例:a)家长握住瓶盖 , 然后望着孩子说:“我们现在要____” 。 观察、等待和聆听孩子的反应 。 必要时 , 可以给予孩子答案“要开瓶盖” 。   
9  
孩子正在吹泡泡时 , 家长可用语气强调和解说孩子的动作及行为 , “厉害 , 你吹了很多泡泡 。 ”  
10  
游戏过程中 , 若孩子有提及任何关键词 , 家长可把词汇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 孩子:“泡泡 。 ”家长:“对 , 吹泡泡 。 ”  
二、【动物农场(模仿动物声音)】建议活动步骤:  
1  
家长可以给孩子展示动物农场图片 , 并形容该场景和模仿动物象声词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例1:“你看!这里有很多动物 。 有大大的牛(哞...)、羊(咩...)”  
例2:“你想要住在和这个农场一样的家吗?我们可以养小狗(汪!汪) , 小鸡(咯咯...) , 要吗?  
2  
家长开始为小朋友介绍活动动机 , 一起凑集动物模型来建造模拟农场 。   
例1:小狗 , 牛...都在自己的家耶 , 我们的小狗和小牛呢?  
例2:小羊在草地上 , 鸭子们都在水里游泳 , 我们也来帮小羊和小鸭子找它们的朋友和所在地好不好?”父母可指向孩子所拥有的动物模型 , 提示他们即将为那些模型进行归类和辨别 。   
3  
家长任选一种动物来模仿 , 并以语气强调其叫声再把它放在适当的位子 。   
妈妈:“汪!汪!看看妈妈拿了什么?妈妈拿了狗狗 。 ”  
爸爸:“爸爸先拿小羊哦 , 咩咩——”  
4  
家长在摆放动物模型的当儿 , 可为孩子一边解说自己的行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