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学前班家长必看幼小衔接最关键的4个问题,错过一个也耽误孩子( 三 )

专注力|学前班家长必看幼小衔接最关键的4个问题,错过一个也耽误孩子  
文章插图  
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内心极其敏感,他们渴望被认可,渴望被肯定。与其利用嘲讽的方式让孩子破罐破摔,我们还不如抓住孩子的优点,赏识孩子,让孩子学着用严标准高要求来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上进!(3)以趣味性为主,绝不拿着棍棒逼着孩子学习为什么很多孩子,小小年纪,写一丁点作业就一百个不愿意?有的习惯性皱着眉头,有的习惯性马马虎虎,有的明明没写作业还说自己写完了,有的习惯性草草了事……这其实都跟家长的引导方式有关。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思想不够成熟,他们还属于更加倾向于玩乐的阶段。想要帮助孩子从玩耍为主的阶段,跨度到以学习为主的阶段,家长的引导方式很重要。因为拿着棍棒逼迫孩子的结局,就是孩子小小年纪就叛逆、厌学。曦曦妈提醒各位家长,如果我们能够以趣味性为主去进行教学,孩子不仅会爱上学习,还会对学习非常痴迷。简单的举一个例子,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孩子背诵唐诗三百首,而大部分孩子对此朗朗上口的代价,就是被家长要求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结果这样的后果就是,虽然孩子郎朗上口了,但其中的含义根本不知道,那背了跟没背又有什么区别呢?在我们家,女儿想学唐诗,先是利用一个故事的形式,告诉她这首诗的大概含义,捋清诗歌的层次之后,孩子不仅记忆起来更加快捷,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四、作息时间的问题(1)制定一个适合孩子的作息时间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虽是耳熟能详的,但很多家长依旧没有放在心上。每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每周周一、每次节假日的第一天返校时,都是孩子们赖床频率高发的时期。我女儿目前读大班,明年九月份就要进入小学一年级了,对于起床的问题,她从来不含糊。哪怕有时候家里有特殊事情,她因此睡得很晚,但第二天早上,只要七点的闹钟响起,我一提醒,她就会在一分钟之内起床穿衣。其实,以前她在老家,爷爷奶奶带的时候,几乎是天天赖床的。爷爷奶奶为了哄她起床,又是用零食,又是各种许诺,不像是叫她起床,更像是求她起床一样。自从我带她之后,第一天就开始把规矩定好,起不来接受一定的惩罚,起来了给一个爱的抱抱。专注力|学前班家长必看幼小衔接最关键的4个问题,错过一个也耽误孩子  
文章插图  
周日到周四,睡觉的时间必须严格遵守,周五和周六可以稍微放松一点点;周一到周五,起床的时间不能有半点含糊,周六到周日可以适当睡一会儿懒觉。另外,什么时间完成作业,什么时间练字和跳舞,什么时间洗漱都应该落实到实处,让孩子把一切都习惯成自然之后,根本不用家长提醒,反而变成了孩子提醒父母。(2)不要给孩子把日程排得太满,请给予孩子一定的玩乐时间看着很多孩子,今天奔波于这个辅导机构,明天奔波于那个兴趣班,一周下来半天的休息时间都没有。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这句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所有父母的共同期盼,但并不意味着让孩子学得越多,孩子就能完全吸收,且变得更加出色。我有一个亲戚,父母俩都是高学历,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极高。给年仅六岁的女儿报了情商开发、跳舞、古筝、奥数、英语、画画,一周下来,每天放学后都要去培训机构,周末也只能在各个培训机构里奔波。一方面费用花了不少,一方面孩子和家长都折腾着够呛,另一方面孩子越来越感觉累,力不从心的时候还要接受父母劈头盖脸的谩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着容易,但做着却很难很难。现在的孩子,一方面要兼顾学校的文化课课程,另一方面还要专注于家长给自己报的各种兴趣班,活得不能自已,甚至小小年纪就没有了玩乐的时间。兴趣、特长不是不可以学,但前提是孩子喜欢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报一两个,做父母要懂得筛选,而不是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都让孩子去学。(3)给孩子留一点时间,与同龄人一起玩耍纷繁复杂的培训课程和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让很多小学和幼小衔接的孩子,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小时候放学回家抓蛐蛐,捉螃蟹,虽然很快乐,但长大后自己更加羡慕那些有特长的孩子,所以自己宁愿牺牲孩子平时玩耍的时间,也要逼着孩子去学更多的知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