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慧智元|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对策表,建议家长及康复师收藏( 二 )

  
对语言理解较高的孩子 , 则可以用一些表示与他行为相关的用语 , 比如对他说:“这是爸爸的 , 那是妈妈的”东西;“别人的东西不能动”等等 。  
当他有好的反应时 , 立即表扬他、奖励他 , 使他慢慢意识到不能随便动用或破坏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  
解决此类问题的真正办法是设计一些使他感兴趣的活动 , 找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去做 。  
就像是给他一块画板 , 让他去涂画;做简单的家务事;玩有趣的游戏等 , 让活动贯入他每日生活的内容里 , 才有可能逐渐地淡忘并放弃他那“破坏性的行为” 。  
对于每一个具有严重性破坏性行为的孩子 , 在其行为消失之前最好是仔细地监护他 , 跟踪他 , 防止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  
问题行为:社交问题  
孤独症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着质的缺陷 , 不仅表现在对交往的乏趣 , 也表现在与人交往中不适应甚至难堪的行为 。  
他们不会根据社交的情景和场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 以至在当众下说出令人难堪的话 , 做出令人难堪的事情来 , 使父母和别人感到尴尬 , 也影响了他社交的发展 。  
【拓慧智元|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对策表,建议家长及康复师收藏】针对孤独症孩子不能约束、长时间、经常地提供令人想起发笑而又滑稽的社交故事 , 应该选取制止并教育的原则进行矫正 。  
进行“社交行为调整能力”的训练  
1、家长和教师必须订出一系列的社交规矩 , 以便提前采取行动 , 防止“不适应”行为出现或重复发生 。  
2、每当他出现不良的社交行为时 , 你要合理合情地 , 立即、坚决地加以制止 ,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 , 他就会明白 , 不能那样说 , 不能那样做 。  
  
出现与社会规范不相适应的行为  
比如在商店里 , 拿起东西就吃、就走 , 不付钱;在当众下无知地脱裤撒尿等 , 做出与社会规则、规范相抵触的行为 。  
一旦这种困难行为开始 , 就紧紧拉住他 , 同时用坚定的声音告诉他:“不行!”、“不准碰!”、“不能拿!”等 , 让他开始明白到“不行”是严格禁止的 。  
之后 , 再针对问题 , 分析原因 , 制订出系列的计划进行训练 , 以增进他学习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 如进行购物游戏 , 开商店活动 , 如厕的方法等活动 。  
  
进行日常社交常规的训练  
孤独症孩子一旦学到一条规则 , 往往会在各种情况下都遵守 。  
如:待人、接物的礼节训练;客人来去的迎送礼貌训练;在社交场合的礼仪的训练等等 。  
父母的行为要小心谨慎  
大人们骂人的口音和语调 , 诅咒语的强烈感情和语气 , 给患儿鹦鹉学舌创造机会 , 他们会用这些话语 , 反复地再现给别人 。  
大人们丑陋的行迹或举动 , 也会形成他们刻板的动作的模式 。  
所以家长和老师的社交语言和举动应当有优良的风范 , 不要因自身的缺点或坏习惯给孩子树立不良行为的标本 。  
同时 , 家长和老师要一遍一遍地跟他说 , 每次都要用简单易懂的话语 , 让他最终明白 , 决不能去谈论人们的外表 , 衣着和行为举止 。  
因为那样 , 别人会不高兴的 。  
问题行为:刻板行为  
孤独症孩子的刻板重复性 , 常常要求事物保持老样子甚至拒绝变动 。 如要固定地坐在某一位置上 , 走某个固定路线的路等 。  
这种固执不变的行为 , 实质上是他们从感情上企图把事物的秩序引进他们的世界(混乱、封闭)中 。  
他们不懂得事物变化的作用与意义 , 以及变化的规律 , 也不明白变动后将发生什么?给予他将带来什么?所以拒绝变化 。  
当环境变动时 , 他们难以接受 , 甚至大哭、大闹 , 长时间的尖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