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慧智元|孤独症儿童异常行为对策表,建议家长及康复师收藏( 五 )

  
2、对无危险的自伤行为 , 可用“漠视法”来矫正 。 当多次矫正无效时 , 可采用一些积极的处理方法 , 如要求他学习“把手放在膝盖上” , “手放在桌上” , “站起来” , “坐下” , “蹲下”等动作 , 使他的手、脚无法去做那些自伤行为 , 并使孩子学习一些新的动作和行为 。  
3、对有自伤行为的患儿 , 除了及时矫正之外 , 还要多给予安抚和看护 , 仔细分析原因 , 有目标计划地给予帮助 , 使之逐渐地减少乃至消失自伤行为 。  
4、对受挫折困惑烦恼发生自伤的孩子 , 要额外地看护和安慰他 , 让他消除自伤行为 。  
5、对那些因为活动太少、空闲太多经常发生自伤的孩子 , 矫正的办法是 , 设计更多的活动 , 积极创造条件教导鼓励他们参与各种趣味的学习、游戏活动 , 以充实他们的时间 。  
6、对为了寻求个别注意或刺激而引发自伤行为的孩子 , 只要是无危险 , 就予以不理睬 , 等到行为停止时 , 才对他注意或表扬他 。  
问题行为:过度安静  
过度安静的孤独症孩子与过度活跃的孩子相反 , 他们终日平平静静 , 畏缩不动 。  
他们干净而整齐 , 从不探索外界 , 对泥土、沙水一点兴趣没有 , 他们什么也不干 , 连把汤匙举到嘴边、摆弄面前玩具的力气都没有!  
尽管这种孩子比起精力充沛的孩子 , 造成的麻烦少些 , 但是他们自封自闭的极度孤独 , 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  
矫治这类孩子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走出“自闭”世界 , 并引导他们进入外界环境 。  
  
1、尽可能地融入孩子的世界 , 让他接纳你(老师) , 然后再为他开展活动 。  
你必须仔细观察 , 发现他的喜好、习惯 。 起初你得依照他的习惯、方法同他一样做 , 让他同化 , 接纳你 , 并对你产生兴趣 。  
2、接纳你后 , 你便可以带他去尝试 , 去做各种各样他喜欢的游戏和活动 。 在活动中你要进行许多的鼓励和帮助的工作 。 积极触动激发他对周围事物的接受与兴趣 , 让他认识到外面世界也并不可怕 。  
3、在活动中 , 不要限制 , 也不要批评指责他在活动中的表现 , 要以正强化为基础 , 及时地表扬 , 称赞和肯定他的举动 , 让他体会到自己的成绩 , 认识到自己的能力 , 从而促使他建立起自信并对参与活动产生兴趣 。  
4、最终的目标是带他到现实的世界中扩大认识 。 如带他到公共的场所、社会交往的场面、去海边、去公园、去旅游、去度假等 , 在丰富的社会环境中 , 让他扩大境界 , 扩大与人接触、增长知识 , 达到走出“自闭”的目的 。  
5、在对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与兴趣后 , 可以增进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养 。 如语言、社交、技能等训练 , 让他全面地摆脱畏缩的行为 。  
问题行为:攻击行为  
一些长大了(或进入青春期)的孤独症孩子 , 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异常行为—攻击性行为 , 如攻击他人(拧人、掐人、踢人等) , 见到陌生人表现出极度兴奋的情绪;难以自控地伤害他人等 。  
这种行为出现之前 , 患者都会首先试图引起被攻击者的注意(做出不正常的举动 , 怪声怪气地引人发笑等) , 而后攻击之 。  
这种攻击、伤害人的原因 , 无法去理解 , 但据观察 , 其原因可能非常细小 , 如突来的一个高音噪声 , 所喜欢的某小物品不见了 , 或对陌生人有所刺激等 。  
  
当他对人攻击、伤害后 , 表现出兴奋和欣慰的情绪来看 , 可能是为了达到他们心理上的某种满足 。  
当攻击他人的严重行为出现时 , 应当迅速地把他隔开 , 尽量不大惊小怪(以避免产生刺激) , 并把他监护隔离起来 , 在一个精心安排的空间里 , 避免许多的麻烦和困难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