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高宗朝廷的政治建设包括皇帝本人都在竭力把持有关“中兴”的历史叙述,为自己的个人行为辩护以保障自己的政治前途 。(蔡涵墨:《历史的严妆》,中华书局,2016年,30页)
这一论断总体成立,前引宣告宋高宗即位合法性的《告天下手书》也印证了这种历史叙述 。但作为一般的中兴话语,其衍变的趋势与面相却是相当丰富与复杂的,仍有深入探究的余地与必要 。

文章插图
宋高宗
大体说来,整个南宋高宗朝,以1142年初“绍兴体制”生效为历史坐标,“中兴话语”凸显出不同的语境与走向 。绍兴和议前,朝野士大夫以“中兴”为致力目标,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作一朝“国是”,上奏或面对时频频援引这一观念议事论政 。在这一阶段,“中兴话语”仅仅作为一般号召性、具体建议性或相互探讨性的话语系统,即便以皇帝名义颁发的诏书与策问,或者有宋高宗参与的君臣对话,也都呈现这种状态 。自绍兴体制确立后,此前那种“中兴”语境虽有短暂的延续,但不久之后,宋高宗与权相秦桧就全面操控“中兴”语义的解释权与话语权,将“中兴”变为具有特定内涵的谀颂性话语,藉此将宋高宗型塑为“绍开中兴”的“中兴圣主” 。下面略按年代轨迹来展现中兴语境的这种蜕变过程 。
绍兴和议前
宋高宗的“中兴”论
建炎二年(1128),南渡政权首次开科取士,殿试策问以皇帝名义发出,援引了宣王中兴与光武中兴等史事,向考生征询消弭内忧外患的方略 。绍兴二年科考策问,宋高宗又历数少康、宣王、光武、肃宗等中兴旧迹,要求士子考察前世中兴之主的“施为次序”,哪些仍切用于当今世务,恳切要求他们“悉意以陈,朕将亲览”(《横浦集》卷十二《状元策一道》) 。宋高宗之所以在殿试策里一再提及中兴故事,无非向天下表明,他也希望实现与之比肩的中兴大业 。正如他在绍兴二年四月一份诏书里所说,“朕寤寐中兴,累年于兹”(933页),不能说这种中兴期待完全出于作秀 。这年,徐俯建议宋高宗熟读《汉光武纪》,“以益中兴之治” 。光武中兴为炎汉再续近二百年国祚,显然较之其他中兴更为成功,也更应效法 。不久,宋高宗手抄了《后汉书·光武纪》一卷赐给徐俯,以示采纳了他的建议 。自此以后,以光武故事作比,成为宋高宗朝中兴话语的一大特色(参见何玉红《南宋高宗朝科举试策中的“光武故事”》,《史学集刊》,2018年第六期) 。
绍兴二年八月,宋高宗褒奖韩世忠屡平游寇之功,借此号召内外将官“各务立功报国,共济中兴,以光史册”(990页),表明对内剪灭群盗流寇,确保南渡政权有稳定的立足空间,是宋高宗当时致力的“中兴”目标之一 。同月,左相吕颐浩主张在淮东战略要地布防,邀击随时可能南侵的金军,高宗附和右相秦桧“不战何以休兵”的说辞,声言“自古中兴之主,何尝坐致成功”(993页),透漏出其时对金“休兵”在宋高宗与秦桧之间早已灵犀相通;至于他说“朕谓中兴之治,无有不用兵者”云云(1036页),不过是金朝拒绝其乞和之请下的无奈选项 。
尽管对内“群盗”仍炽,对外“休兵”无望,“中兴之主”自我形塑的舆论宣传已然启动 。宋高宗在应天府即位告天之坛被称为“中兴受命之坛” 。李心传没有记及这一尊称何时由朝廷认定,但据《要录》卷四十四绍兴元年五月癸卯条,这天,宋高宗向宰执们展示由他下令新篆的“大宋中兴之宝”,居然比宋徽宗制造的“定命宝”还大上一半,“新刻者其玉明润”(798页),显然为庆贺登基四周年准备的 。据《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五《宝玺》,其印文为“大宋受命中兴之宝”,让人有理由推断,“中兴受命之坛”的定名或应在其前后不久 。绍兴三年,高宗下诏旧相汪伯彦领衔编纂他开大元帅府时的事迹以付史馆,绍兴九年,汪伯彦不负所望,著成《中兴日历》,在同类书中最称详备 。绍兴四年七月,汪藻编成《建炎中兴诏旨》三十七册,或是以“中兴”命名的首部官方档案,宋高宗仍诏送史馆存档,俨然认可了“中兴”之说 。
- 什么花养家里风水好 什么花在家里养风水好
- 玄关隔断风水讲究 玄关隔断上面放什么好
- 墓碑倾斜对后代的影响 墓碑倾斜的风水
- 长期找不到对象风水 找不到对象的风水
- 风水与人 贵人运风水
- 院子里有井盖的风水 圆石头井盖风水
- 河水环绕的地方风水 瀑布上游河道风水格局
-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什么病引起的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 打喷嚏流鼻涕是什么情况 打喷嚏流鼻涕什么原因
- 口干口苦失眠是什么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