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术】
亦称相地术或堪舆学,研究风水的学问 。具体指人们从生存需要出发,结合传统文化意识,对居处环境进行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与方法,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学问 。风水术起源于华夏族先民对于居处环境的勘察和选择 。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相地的记载 。《大雅·公刘》篇述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其中多次提及公刘登高行远,勘察广原京峟,草泽流泉 。如第五章:“驾公刘,既博既长,既景乃岗,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三军曹,度其隰原,彻田为量,度其夕阳,幽居允荒 。”公刘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形,相其阴阳、观其日出日落,之确定居处之正位 。随着经验的积累,古人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认识到水火山泽、日月星辰、风雨冒电、自然方位、四时变化等对人的生活生存的影响 。如《吕氏春秋》云:“轻水秃廮,重水尰躄,甘水好美,辛水疸痤,苦水尪伛 。”《孔子家语》亦云:“坚土之人刚,弱土之人柔,墟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 。”在此基础上,古人于是有了太清之气、两仪、四象、五行、八卦等观念,并把它们运用于居处环境的选择,进而有了这方面的专书一堪舆 。汉末,形成了风水术或相地术的原形 。

文章插图
随着眼历史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古人们越来醉心于探究人与自然间的各种神秘联系 。唐宋之际,形成了两大风水理论流派 。江西形势派注重龙脉、穴位、砂水、方位之间的呼应及其对气的藏聚,福建理气派则以五行八卦、天星、十二支为四纲,认为气作为化生人体及万物之源,无形迹可寻,须以罗经定其位而察其气,重视方位对气的生克迎聚,明清时代,两派理论渐趋融合,在风水勘察中,形、理并重,导致了风水理论的复杂化 。及至今日,由于名词术语的纷繁复杂,理论系统的混淆乖舛,遂使风水术走向神秘莫测而成绝唱天书 。应该说,风水现的形成,是华夏明进步的标志,风水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华夏文化高度发展和成熟完善的结果 。风水术的复杂化和神秘性,是人类在对自然的奥秘和未知世的认知的感性阶段的必然产物 。
【太极晕】
亦名太权圈、晕圆,指缠绕穴心的迷蒙水气所形成的微茫隐湿的圆环,以其朦胧肪如日、月之晕环,故名曰晕 。
徐善继《女子须知·穴法》:“于穴场回顾,见有圆晕在微茫隐湿之间,是谓大极晕 。《穴法·口诀》云:\'倘隐微微,仿仿佛佛,粗看有形,细看无形 。’
赵缘督《穴诀》:“远看则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 。皆善状太极之微妙也 。”
空石长者 《五星捉脉正变明图》云:“穴场既定,先须辨其大极圆晕 。若见隐微之间,圆晕分明,则性气内聚,是为真穴,无此则非 。若已经开垦,遇者须凭目力详审之,若见二、三半圆如初生月样,是名天轮,更为难得 。”
圆晕既为结穴之征应,亦是穴心生气之最后缠护,葬于其中,生气不泄,水蚁不侵,是以扦穴下葬.不可锄破太极晕,否则大凶 。廖瑀《四象葬法》:“穴内圆晕、乃生气凝聚灵光显露之处 。开茔宜在晕内,不可锄破,否则生气泄漏,灵光销铄,虫蚁入圹,水泉侵棺,子孙贫寒 。”
《泄天机·作法秘旨歌》云:“若然锄破太权圈.水蚁便侵棺 。”
《心得要旨》:“万物同归一太极,一物各具一太极,况地理乎?故点穴重认此晕,人知藏之土内,而不知见于土外亦有此晕 。其晕常仿佛,不可为象,有影无形,隐隐隆隆,晕外微起似砂非砂,晕内微凹,似水非水,足其见于微者,明唇暗(0)浅窝微突是其见于显者,乃天地生人生物本然之根 。是真葬口也 。未有有真穴而无此晕者 。如日晕月晕之象,有全晕者,有半晕者,皆天然之妙,善察者睨而视之望而定之,不前不后,不左不右,恰当晕中 。则生气絪缊而人物生焉 。一或少差失之千里 。”
- 风水是真是假,有科学依据吗 风水有科学依据吗
- 风水中案山什么意思 风水中的案台是什么意思
- 富贵坟头不长草 农村葬腰不葬顶风水图
- 周易知识通览 周易易经风水对照表
- 南京哪一块风水好 南京市的风水格局
- 风水龙形地占什么位置 地理风水龙分四片
- 泰安风水先生排名 泰安城市风水格局
- 风水帘有什么讲究 风水布帘有什么讲究
- 冰箱的风水属性 冰箱的风水讲究
- 北方是江风水 杭州滨江区风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