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东们真没钱过年了( 二 )
首先是占比最大的租金成本 , 即向业主支付的租金 。 蛋壳公寓近三个报告期的租金成本不仅绝对值大幅增长 , 占收入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 目前接近90%的比重 , 基本上已经将盈利的可能扼杀在了摇篮里 。
都说瑞幸咖啡烧钱 , 但长租公寓真正烧起钱来 , 也毫不逊色 。 前者一杯杯咖啡的送 , 后者则一间间房的贴 。
这样的局面 , 主要是在前几年野蛮生长时期 , 大量长租公寓企业采取“高收低租”的不合理竞争方式 , 以高于市场行情的价格从业主手里获得房源 , 再以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租出去 , 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 , 也压缩了自己的盈利空间 。
占收入比重15.9%的利息支出 , 是“中介系”的另一个难题 , 而融资模式上的差异 , 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
美国已经成熟的长租公寓企业EQR和AVB , 长期维持40%-50%之间的资产负债率 , 国内蛋壳公寓和青客当前的资产负债率却分别高达99.83%和132.83% 。 负债中除了大额预收账款 , 银行借款也是居高不下 。
年报数据显示 , 三个报告期末 , 蛋壳公寓借款总额分别为9.38亿元、30.73亿元和47.01亿元 , 其中短期借款和将到期的长期借款占借款总额的比重高达80%至96% , 相比于长租公寓的经营周期 , 属于严重的“短贷长投” 。
采取轻资产投资模式的“中介系” , 目前只能通过风投股权融资或者以未来的租金收入发行ABS进行融资 , 金额和渠道都十分有限 , 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自然受到影响 。
但这是一个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
占比15.8%的折旧摊销 , 指的是蛋壳公寓拿到房源后进行的前期装修投入 , 在既定协议年限内的分摊金额 。
相比“房企系”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装修投入 , “中介系”由于房源分散 , 且各个户型和房屋具体情况不同 , 在装修过程中的改造需求也不尽相同 , 规模效应带来单位成本下降短期内还很难实现 。
链家曾表示 , 当前每年装修分摊占收入的比重在15%左右 , 与蛋壳公寓的数据十分接近 , 说明当下头部“中介系”在这个问题上区别并不太大 。
从结果来看 , 以前由房东分散承担的房屋装修成本、空置成本和宣传成本 , 被集中、放大之后 , “二房东”似乎成了一门不赚钱的买卖 。
而这种“不赚钱”的结果 , 反过来催生出了更多的问题 。
02
“租金贷”急刹车
在整个过程中 , “租金贷”和预收租户的房租 , 成为企业“续命”和扩张的关键 。
以蛋壳公寓为例 , 公司与租户签订合同时 , 会通过更低的月租金鼓励其使用“租金贷”作为付款方式 。 租户在支付首月房租后 , 向合作银行申请一笔金额为11个月房租之和的贷款 , 申请成功后 , 银行将贷款一次性打给蛋壳公寓 , 租户每月向银行偿还贷款 , 蛋壳公寓则定期向房东支付租金 。
对蛋壳公寓来说 , 提前收到而尚未支付给业主的那部分房租 , 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资金池 , 体现为“预收账款” 。
蛋壳公寓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9月末 , 蛋壳公寓从金融机构获得的预收款分别为9.37亿元、21.27亿元和31.57亿元 , 从居民手中获得的预收款则分别为2.06亿元、2.8亿元和7.94亿元 。
这样的好处在于 , 手头不太宽裕的租户 , 不用因为押一付三、押一付六而一次性掏出大量现金;而蛋壳公寓 , 则可以用这部分“未来的房租”作为杠杆 , 用以增加房源、投入装修 , 扩大业务规模 。
但问题在于 , 一旦长租公寓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无力向业主支付房租 , 那么业主就有权将租户“扫地出门” , 而此时的租户不仅面临重新找房的问题 , 很可能还需要继续向金融机构偿还分期贷款 , 否则自己的信用记录将受到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