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婚是什么意思(冥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古装剧里总能看到种种男女主的关系。
撒糖型的自由恋爱,一样平常男主20、21,女主116。加点荆棘的,一样平常都市有娃娃亲,指腹为婚之类的情节。走逗比蹊径的,男女主辈份相差甚远,女主一嫁就涨辈,男主一娶就降辈。走灵异蹊径的,就会泛起冥婚。
讲真,虽然现在的编剧天马行空,但这些婚姻关系,在我国古代却也是真实存在的。
尤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人婚嫁起来,比起古装剧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我吹,看完这篇文,你要写穿越文简直信手拈来!
不早婚,都显得自己没身份《后汉书?任延传》纪录,任延在边远区域当官时,就把内地的婚嫁习俗带了已往,划定男20岁,女15岁就可娶亲了。
《华阳国志》也纪录,那时女子的平均娶亲岁数是17岁左右,男子基本在20岁以上。
这个岁数,基本是甜文标配了。
但在皇室和贵族,早婚才是标配。
整个魏晋南北朝的皇后,出嫁时的平均岁数是13岁。
南朝梁太宗简皇后王氏,8岁就出嫁了。
8岁…这简直当童养媳养了…
三国时夏侯霸的妹妹,13岁就嫁给了张飞。
孙吴郁林太守陆绩的女儿,也是13岁就嫁给了周郡张白。
东汉末年,徐州刺史陶谦,14岁就娶了妻子。
更夸张的是,西晋傅咸6岁的时刻随着继母去探望外祖母。外祖母一看,这个娃娃不错!说:“汝千里驹也,必当远致。”
当下就从自己家里淘出一个女娃娃,嫁给了傅咸。
这才是,挑帅哥,要从娃娃抓起!否则真的手慢无啊!
受到贵族阶级的影响,平民国民的婚嫁岁数也最先提前。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人娶亲的年数普遍小于两汉。
西晋时束皙曾说:男十六可娶,女十四可嫁。
但人人嫁女儿照样越来越早。
由于女孩子出嫁的岁数越来越小,朝廷以为不行,得管管。以至西魏北周先后下诏,划定女孩子不满13禁绝嫁。
尤其北周武帝的诏书,直接划定“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已上,……,以时嫁娶”。
于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就成了那时老国民的普遍娶亲岁数。
以是现在不少小说,动不动就说女主十三四岁,生得倾国倾城,引得一堆王公贵族前来提亲,在那时也确实是有的。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要害问题——门第。
门第纰谬等,娶亲何其难小说和古装剧里,总会有富家少爷爱上穷丫头,富家小姐看上穷小子的情节。
这个说穿了,只是财富上的差距。
真正来说,富和贵是纷歧样的。古代的门第看法,比这种“强横总裁爱上我”要严苛得多。
你富,不代表你贵。士族就是士族,庶人就是庶人。
在魏晋南北朝,士族婚姻对“士庶之别”的要求格外严酷。
南朝萧齐时期,有人叫王源的人。咳咳,不是那三小只内里的王源哈!正好同名同姓而已。
他的曾祖父是西晋右仆射王雅,祖父和老爸也都是官居清显之位。但王源却很穷,妻子也死得早,于是他就把女儿嫁给了富阳人满璋之的儿子满鸾。
满家很有钱,为娶王源的女儿,光礼钱就给了5万。
而且,他们也不算是平民。听说满氏是高平旧族满宠、满奋的后裔。
王源还专门查过满氏的阀阅,满璋之是王国侍郎,满鸾是王慈吴郡正阁主簿。然后才订下的这门亲事。
这样看,虽然对方没有王源的门第那么显赫,但也可以算是门当户对。效果王源却被重臣沈约当朝弹劾。
由于沈约以为,满氏没有明确的士族证实。满奋死于西晋,往后满氏一直都没有什么显赫的声迹,以是,满璋之的门第是伪造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