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一开头就呼应了封面,引用埃蒙德·雅贝斯《问题之书》中谈论海浪的一段话:
假如海中无浪,去掀起海面又卷回海中; 假如海浪尚未淹没地平线,却恰好足以摇撼大地; 假如大海无耳听海,无目凝眸海之恒久; 假如海中无盐亦无沫,它只是太阳底下一片无根的死灰 。它便只是枝桠间一滩死去的海,不见阳光 。它只能是矿井之海,爆炸时带着沉重的记忆恫吓世间 。然而果实呢,果实会长成什么样? 然而人呢,人会变成什么样?
M,全称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由曼弗雷德·艾歇尔(Manfred Eicher)在1969年创立于德国,以录制实验性较强的音乐与爵士乐为主 。ECM的唱片里有着世界各地丰富的音乐元素,演奏的乐手都是艾歇尔亲自走访世界各地寻到的 。
ECM的大部分唱片都是在挪威的奥斯录制的,因为艾歇尔认为:“寒冷能促进音乐的纯净澄明 。”在书中的《暮色降临时》一章,托马斯·施泰内费尔德写到:
关于纬度60之外的生活,一位英国诗人说过脍炙人口的话:“‘北方’,的意思就等同于一个‘拒’字 。”这是W.H.奥登1936年在冰岛度过一个夏季后写下的 。这口吻不由分说的“拒”字,在这里有广泛的用意:打发走,拒绝,略过 。不论是哪种含义,都包含了一种自醒的、心意已决的孤独感 。在都市消费主义和田园情趣这些最普通的生活理想的另一面,这种孤独感与一片贫瘠荒芜、冷若冰霜的大地相承 。内心没有温暖,身体感受不到阳光,取而代之的是淅沥冷雨洒遍萧瑟寒街;看不见凉棚下长桌旁的快乐人群,只有孑孓独影;缺乏豁然开朗的明亮视野,天地充满了暮色和困惑 。尽管如此,决绝的“北方”却再次成为吸引人的意象,甚至远远超越无比舒适的“南方”,就像是只有“北方”能为世俗带来救赎 。
这段话非常能体现书中所展现的ECM唱片封面设计的理念:黑白灰的简约风格 。无论是摄影风格、绘画风格,还是简单的线条设计,无不忠实的维护延续着这一原则 。在ECM的唱片封面中,极少会和其他唱片公司一样(比如DG),直接放上艺术家的照片 。不过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想到,尽管有诚如Keith Jarrett这样大家的畅销唱片,但其实ECM的大部分艺术家都比较小众,看到有说ECM已出的2000多张唱片80%都是赔钱的,这样的封面设计可以帮助听众更专注于探寻音乐本身的质地 。放两张很有意思的,左图这张里的大胡子叔叔,在下面会提到的纪录片里会出现,这个小教堂是片子里录制的现场;右边这张左下角的那双脚属于厂长本人 。
我个人很喜欢摄影系列的封面 。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城市人物,构图无不简单有力,兼具宁静致远的疏离感 。而胶片的颗粒度又恰到好处的烘托了这样的氛围 。所以我翻了没几页,就赶紧把干净手套翻出来了,怕万一有手汗—实在很喜欢这本书啊
在摄影系列里,还有两个特别之处:水元素与失焦 。前者出现在该厂牌许许多多的封面中 。托马斯有言,正是这种形而上的水性使ECM的封面如此难以抗拒:它不停变幻,颜色、形状都在变,但并非因外物而变,即使是季节也不能使它改变——是的,水是神秘深邃,流动变化的,充满内在动力的物质;同时,水是无痕也是有记忆的 。也许它是艾歇尔个人和厂牌的生存哲学的某种体现?
至于失焦,有的像在行驶中的车上拍的,在纪录片里就有很多车上看外面的风景的空镜头;有的像摄影师在转动光圈的时候按下的快门 。在《复调摄影》一节,摄影艺术家安内利斯·斯特巴透露:“当我按下快门时,我闭上眼睛 。”这样做是想作为对抗主观视角之用,否决观看者按着各自所需而得出观点的做法 。以原生态的方式,在精华意境的同时,为一个理想的音乐空间制造隐喻 。瑞士设计师拉斯·缪勒写道:
- 这样的办公室风水会漏财
- 白色风信子花语及图片 风信子白色花语
- 香港风水电视剧 香港有关风水的电视剧
- 风雨兰种球冬天可以种植吗
- 院子里杏树砍了好不好 杏树出墙砍了风水有讲究吗
- 为什么人会好面子 和看风水的在一起好么
- 搬家那天为什么要风扇吹 搬出风水吹
- 一体式电动机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风水
- 马肚餐桌图片 马肚形餐桌风水
- 餐厅的风水忌讳 不要餐桌影响风水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