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倾向于将ECM的图像和音乐均描述成“自由主义者” 。也就是说,图像和音乐都坚守聆听与思考的自由,并保持敏感、善意和专注 。
1969年,对于全世界来说,都处在新旧思想交替、激烈变革的时代之中 。曼弗雷德·艾歇尔在那样的世代创建了ECM 。时至今日,从一个纯被摄影作品吸引而来的人,看完这本书,对这个厂牌产生极大的好奇心 。这本书的结构排布的很好,浏览完一组封面后的每一段评论文字,都让我产生更多探究ECM的愿望 。进而网上搜了相关的词条和新闻,听了几张专辑,看了一个纪录片,浏览了它的网站…我对它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但有一个结论是确实又打动我的:勿忘初心!
ECM Record 官网:https://www.ecmrecords.com/home
觉得很有设计感,支持滚轮看封面,还有试听 。于是推荐给一个设计师友人,结果人老人家第一眼看到的是各种没对齐,职业强迫症上头,楞给整疯了据说mobile的浏览效果更好一些,大概是对齐了 。
ECM的纪录片Sounds and Silence:
在小破站上有,可以搜Sounds and Silence Travels with Manfred Eicher 最后一幕的截屏,这也太有感觉了吧!混响一定不错 。
《风·落·之·光》读后感(五):坐在时间的尽头,为声音画一幅寒冷的相片
这个老头,今年75岁了 。过去的50年,他只做了一件事 。走遍世界,去寻找最特别,最纯粹,最美的乐声,然后,为这声音画出一张最寒冷,最宁静,也最恒久的照片 。是的,不是拍,是画 。他叫曼弗雷德·艾歇尔,他创造了一种风格,声音的,也是视觉的,叫ECM 。
1969年,曼弗雷德·艾歇尔26岁,出版了一张小小的唱片,FREE AT LAST 。他那时候大概没有想到,FREE这个词,将真的一直陪伴着他,直到最后 。他可能更没有想到,在那个高喊着自由的时代,是他这个旁观者,最终完成了对自由的诠释 。50年过去,他构建了一个新音乐的世界,他也构建了一种光影的风格,他被冷落,他被追捧,他被膜拜,他也始终独自呆在一旁 。50年过去,人们对他的音乐艺术着迷,对他的视觉艺术着迷,人们试图用北欧,极简,寂静,拒绝,复调,各种各样不同的标签来解释他,但所有标签,又终归无效 。最后的最后,人们只能把他创造出来的那个名词变成形容词,以表达一种惊叹:那是ECM的风格 。
是的,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直译为汉语,是“当代音乐合集”,它几乎不能成为一个名字,但艾歇尔偏偏就用这几个词创办了ECM唱片,然后,让ECM变成了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理解,一种阐释 。他用寂静的光,记录极北的荒原,然后拿来表现即兴的爵士乐;他拿来戈达尔的电影镜头,一个充满科技感圣母头像,然后说,这是巴赫;他用大地上的舞者,表达当代作曲家约翰·凯奇对东方哲学的思考……出于归类的需要,人们有时候说ECM是一家爵士乐唱片公司,但事实上,从古典到先锋到爵士到世界音乐,你根本无法知道艾歇尔的下一张唱片到底要录制什么,你也猜不到他会给音乐带来怎样的视觉表达 。是的,艾歇尔担任ECM几乎所有唱片的制作人,也为几乎所有唱片确定封套,他把视觉和听觉合而为一,并让它们共同迸发出一种新的活力 。在艾歇尔那里,当代(Contemporary)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意味着不间断的突破与创造,意味着一种完全即兴的精神 。在第一张唱片之后,艾歇尔很少再用到FREE这个词,但他用50年非主流的坚持,证明了自由的真义——好奇,和对好奇的实现 。
是孤独的,也是狂欢的
艾歇尔是德国人,但他心仪北方,没事总要往挪威跑,极北之地的荒凉与孤独吸引他,所以,ECM旗下的北欧音乐家也特别多 。和北欧的孤独感一脉相承,一开始,ECM就拒绝加入现代音乐工业生产的体系,一开始,艾歇尔也确定了要把音乐的视觉设计和音乐本身融合于一体的方向 。纽约时报评论说,THINK OF YOUR EARS AS EYES(汝耳皆目),看见音乐和听见光影,在艾歇尔这里成了同一件事,一件通向音乐本源的神秘之事 。
- 这样的办公室风水会漏财
- 白色风信子花语及图片 风信子白色花语
- 香港风水电视剧 香港有关风水的电视剧
- 风雨兰种球冬天可以种植吗
- 院子里杏树砍了好不好 杏树出墙砍了风水有讲究吗
- 为什么人会好面子 和看风水的在一起好么
- 搬家那天为什么要风扇吹 搬出风水吹
- 一体式电动机发电机 风力发电机风水
- 马肚餐桌图片 马肚形餐桌风水
- 餐厅的风水忌讳 不要餐桌影响风水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