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亲自把关新团队,三星回中国抢市场是认真的
作者/袁斯来
编辑/苏建勋
【CEO亲自把关新团队,三星回中国抢市场是认真的】失去中国市场多年后 , 三星回归的消息又一次刷新 。
根据韩媒报道 , 三星成立了新的中国团队 , 直接向联席CEO韩宗熙汇报 。 这一部门被命名为“中国市场创新组” (China Business Innovation Team) , 涉足的除了手机 , 还包括家居设备 。
目前三星回归还没有进一步动作 。 三星2020年在中国有1.8万名员工 , 比起2018年下降了40% 。 它们在中国的净销售额在2020年全年也下降了12.5% , 不过仍然有319亿美元 。 手机式微后 , 三星在中国的工厂已经全部关停 , 国内的业务主要是半导体芯片、内存 。
2016年Note 7灾难性事件后 , 中国成为三星少数未能恢复元气的市场 , 国内厂商攻势之下 , 它也找不到机会 。
局势已然发生变化 。 当苹果都开始放下身段 , 三星显然也发现这个存量巨大市场的空隙 。 即便失声多年 , 三星在中国浓墨重彩的印记未曾完全褪色 。 它仍然坐拥最优秀的折叠屏幕 , 出货量首屈一指的内存 , 芯片也出现在vivo高端机上 。
三星有自己的机海优势 , 尤其在高端市场有足够高的认知度 。 当三星电子整体重心已经偏向芯片时 , 三星仍然需要手机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 。国际市场增长已经见顶后 , 中国是少数还有巨大消费力的市场 , 当然也是最难切入的红海之地 。
能屈能伸
0.6% , 这是三星2021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区的市场占比 。
如果看全球 , 即便iPhone迎来上升期 , 三星去年仍然全球出货量第一 , 他们的折叠屏占了整体出货量近80% , 超过700万部 。 这意味着三星如果回归 , 仍然不是个可以大意的对手 。
国产手机纷纷想要往6000以上的价格进军 , 但都没能真正有所作为 。 2021年9月 , OPPO的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公开表示过 , “在4000元以上的市场 , OPPO的市场份额也只是不到10% 。 ”而一位业内人士告诉36氪 , 在6000元以上的市场 , 苹果占去90%的份额 。
华为失势后 , 这场高端争夺战其实已经走到尾声 , 国产手机厂商们没有如预期那样扬眉吐气 。 其实就硬件看 , 国内厂商的高端机参数并不差 。 分辨率120Hz的OLED屏幕 , 上亿像素的摄像头 , 66w快充已经成为了高端旗舰标配 。 在发布会上 , iPhone 13 Pro 是常驻对比对象 , 硬性参数国产品牌早已能并驾齐驱 。
这只能再次证明品牌的力量多么难以逾越 。 营销行业有着残酷的数据: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 。 过去无数失败案例已经证明了 , 要挤掉上方的品牌占领用户心智 ,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三星的好处在于 , 它是唯一同时在高端和中低端有着一席之地的品牌 。 根据counterpoint数据 , 全球范围内 , 400美元以上的市场 , 苹果和三星份额分别为57%和17% 。 两极分化最夸张的数据出现在超高价位 , Strategy Analytics的分析师表示 , 2021年第一季度 , 900美元以上的超高端手机占据全球智能机收入25% , 三星和苹果占据绝对主导 。 国产厂商中 , 只有vivo能在400-499美元市场拿到第一 。
三星天然有做高端的优势 , 在Note 7发生爆炸事故前 , 三星份额虽然已经被国内厂商赶超 , 跌到5名开外 , 但在高端市场 , 它当时把握着话语权 。
三星和苹果不同 , 它铺机海的气势不逊于国内厂商 。 为了对抗小米 , 三星制定了“非常激进 的计划” , 其实就是价格战 。 他们发布了专门为印度制造的M系列 , 首款售价只有7990卢比(约合人民币790元) 。 靠着便宜的M和A系列 , 去年三星在印度市场份额维持在第二 , 而且它们在中高档价格段(10000 印度卢比-30000 印度卢比)还超过小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