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2021全球失意大公司:软银集团、大众汽车入选( 三 )
2021年在亚洲 , 让阿迪达斯头疼的不只是中国市场 , 还有越南 。 2021年 , 受新冠疫情影响 , 越南的很多代工厂都出现了短期停工 , 其中就包括常年接阿迪达斯和耐克订单的代工巨头宝成集团 , 因为它没法做到越南政府要求的“三就地”:就地吃饭、就地生产、就地生活 。 据媒体报道 , 苹果和三星的越南工厂就是靠勉强能让员工住在厂里这一点 , 才维持了生产 。
阿迪达斯的一名公关总监告诉《第一财经》杂志 , 全球销售的100双阿迪达斯鞋中 , 有43双是越南生产的 。 那就相当于 , 越南工厂一停摆 , 阿迪达斯43%的运动鞋生意就可能要打水漂 。
其实阿迪达斯在生产管理方面是一个很激进的公司 。 它早期把很多产能放在中国 , 在国内也有过自营的工厂 , 但因为要控制成本 , 就开始往东南亚转移 。 另一方面 , 它又在搞所谓的全自动工厂——Speed Factory , 试图全部用机器来造鞋 , 花了很多钱 , 目前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
2021年 , 阿迪达斯还有一个一言难尽的事情 , 就是它在8月份终于把锐步卖掉了 。 锐步也是一个阿迪达斯尝试调整了几次的品牌 , 一直找不到手感 。 2006年买锐步的时候很贵 , 要38亿美元 , 现在转手卖出去 , 只能卖25亿美元 , 加上为锐步花的钱 , 阿迪达斯可谓“血亏” 。
阿迪达斯对锐步有过几次方向调整:运动休闲风、女性市场、健身训练……都是已经被Lululemon和UA卡好位的方向 , 如果不是All In资源去做事 , 以锐步的品牌力 , 显然打不过这些特色品牌 。 再加上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影响 , 线下店更是连门也开不了 , 阿迪达斯只能及时止损 。
最后 , 阿迪达斯和耐克近期还有一个围绕技术专利的官司 。 2021年12月8日 , 耐克向俄勒冈州联邦法院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 , 指控阿迪达斯侵犯了3项与耐克Flyknit鞋面技术相关的专利 。 在一份法庭文件中 , 耐克直接开启了嘲讽模式 , 说:“与耐克不同 , 阿迪达斯放弃了自主创新 。 ”
耐克说的这个Flyknit , 就是用一根线织出整个鞋面、可以像袜子一样立体成型的技术 。 Flyknit是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之前推出的 , 技术研发费用号称超过1亿美元 。 而阿迪达斯推出同类技术Primeknit , 也是在2012年 , 但是比耐克晚5个月 。 之后 , 双方就一直围绕这个专利技术的归属争来争去 。
其实如果是很像的两个东西 , 那么这个技术叫什么名字对于消费者根本不重要 , 重要的是原本的品牌偏好 , 或者哪个品牌能拿出技术更领先、更适合自己的产品 。 所以 , 阿迪达斯和耐克的专利战 , 本质上还是在争夺消费者 。 只不过要是真输了的话 , 代价应该也会比较惨烈 。
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的失意程度在整个榜单里其实不算什么 , 汽车业最主要的指标——新车销量 , 大众汽车前11个月 , 同比只下降了1.7% 。 但是 , 考虑到2020年的销量因为疫情影响已经少了百分之十几 , 那么这个表现就等于大众汽车在2021年没能恢复 。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两个字:缺芯 。
芯片供应严重短缺 , 导致大众汽车全年都不得不减少产能 。 汽车业缺芯 , 其实从2020年年末就开始了 , 而且行业预测在2022年还会持续 , 明显的改善要到2022年下半年——这还是在疫情没有特别大反复、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的预测 。
大众汽车的处境可以作为汽车业的代表 , 它表明芯片危机已经开始改变汽车业管理供应链的方式 。
从大的范畴说 , 汽车的零部件特别多 , 缺一不可 , 少了任何一个 , 车就没法造出来 。 随着汽车电动化、电子电气架构的改变以及软件比例的增加 , 汽车上的芯片也越来越多 , 原来传统汽车大概是五六百个 , 电动汽车可能达到1500个以上 , 这也意味着风险点变多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