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能连尼尔·斯蒂芬森自己也会感到意外 , 他于 1992 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 , 在近 30 年后的互联网世界里 , 成为了「圣经」般的存在 。
文章图片
Metaverse , 或者说「元宇宙」 , 这个出自于《雪崩》的词语几乎承包了 2021 年科技圈一整年的热点 , 一个完全由数字内容组成、3D 虚拟化的互联网世界 , 正成为科技公司们都争先讲述的新故事 。
我们寄望于 VR/AR 等设备 , 期待它们打造一个能够沉浸生活、社交的虚拟空间 , 成为下一个像智能手机一样 , 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数码产品 。 在元宇宙概念泛滥的当下 , 我们对这样一款终极设备的期待值几乎达到了顶峰 。
然而 , 这场科技圈的「终局之战」始终没有到来 , 一个终极的虚拟世界需要更强大的图形算力去「搭建」 , 需要更清晰的显示技术去「展现」 , 需要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更多的「联接」……我们还要多久才能迈过这道分隔想象与现实的坎?
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里提到:
在过去的 2021 年里 , 虽然我们没能遇见那个能够颠覆交互、颠覆生活的「终极产品」 , 但一些能支撑起新生活方式的科技 , 已经在不同的消费电子领域初现端倪 , 技术发展的脉络在这一年变得更加清晰 。
文章图片
2020 年末 , 苹果拿出的 M1 芯片彻底扭转了 Arm 架构电脑「矮人一等」的局势 , 而比 M1 芯片性能更让人惊奇的 , 是苹果推进软件生态的速度 。
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 , macOS 上的主流软件基本都已推出了专为 Arm 架构适配的版本 , 苹果与英特尔分手的「阵痛期」比想象中来得还要更短 。
文章图片
和 M1 芯片的浅尝即止不同 , 一年后 M1 Pro 和 Max 的诞生 , 则是为了撬动被 X86 统治的专业应用领域 , 在对手最擅长的地方发起挑战 。
苹果芯片架构师、副总裁 Tim Millet 曾在采访中提到 , 从 M1 到 M1 Pro、M1 Max 花费的精力比从零开始打造的 M1 芯片还要多 。
在绝对算力性能上 , M1 Max 已经可以和旗舰配置的 PC 掰掰手腕 , 而更为重要的是 , M1 Max 的强悍不会被电缆所约束 , 依然遥遥领先的能耗比控制拓宽了 Macbook Pro 的工作边界 。
文章图片
像大型 3D 图形扫描、渲染或是超高清剪辑等工作不再拘束于专业工作室 , 更多的人可以借此参与到专业领域的工作之中 。
「炸场」的 M1 Pro/Max 还证明了 M 系列芯片还有很大的拓展潜力 , 苹果很有可能在 M 芯片堆叠更多核心 , 取代 Mac Pro 上的英特尔核心提供终极计算动力 。
又或者是对 M 芯片做进一步精简 , 复活为绝对便携而生的 MacBook 系列 , 甚至是应用在神秘的苹果 MR 眼镜上 。
根据苹果公布的 2021 第四财季报告显示 , 来自 Mac 的营收同比增长了 16% , 面对乘胜追击的 M 系列芯片 , 即使是再傲慢的巨人 , 也是时候做出改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