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造车”,赛力斯让路( 四 )


年销量30万辆是何级别?公开数据显示 , 2021年 , 造车新势力前三强的年销量规模均未超过10万辆 。 依靠赛力斯SF5 , 显然难以达成这一目标 。
在余承东的规划里 , 华为2022年将用1000家华为门店来卖车 , “假设每个店每月可以卖30台 , 月销量便能够达到3万台” 。 而30万辆年销量一旦达成 , “合作车企一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 。
对于今年的30万辆年销量目标 , 余承东对于华为体系颇有自信 , 认为现阶段无论是华为的品牌营销能力、零售渠道能力还是产品竞争力 , 都足以支撑起这一销量预期 。 当然也面临压力 , 来源则指向产品爬坡阶段、供应链风险等带来的产能供应问题 。
小康股份能否产能跟上 , 成为了余承东眼里的关键 。
眼下 , 小康股份正将有限的产能押注在了新推出的问界M5身上 。 今年1月1日 , 小康股份创始人张兴海发表公司内部信 , 表示“2022年伊始 , 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举全赛力斯之力、全集团之力确保问界M5的高质量海量交付” 。 在张兴海看来 , 这是赛力斯的立足之战、荣誉之战 , 更是小康集团发展的转型之战、破局之战 。
而赛力斯SF5 , 则处于无暇被顾及的境地 。 尽管赛力斯汽车官方表示目前赛力斯SF5处于定单开放状态 , 但购买渠道并不流畅 。 日前 , 《财经天下》周刊通过赛力斯官方给定的途径联系赛力斯五方用户中心 , 电话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
赛力斯SF5与问界M5所依托的金康新能源重庆两江工厂 , 规划年产能在10万辆级别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现阶段赛力斯产能无法跟上 , 很有可能是赛力斯的整车生产标准需要与“华为标准”进行磨合 。
事实上 , 从赛力斯SF5到AITO品牌 , 华为在与赛力斯的合作中 , 渗透力及话语权都在提升 。 据小康股份内部人士介绍 , AITO品牌从研发、制造到销售服务各个环节 , 华为都进行了深度参与 。
从产品角度来看 , 在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阶段 , 华为仅提供电驱动、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支持 , 对于AITO品牌 , 余承东曾如此介绍 , “问界M5是华为消费者业务工业设计团队和软件设计团队帮助设计的” 。
金康新能源所属的小康股份最新季度财报 , 也透露出公司在生产线改造上的投入 。 据小康股份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 , 当季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6.02亿元 。 亏损原因 , 则是由于“新能源智能工厂投入较大 , 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费用及开发支出摊销增加” 。
“我们的目标是把和华为深入合作的伙伴 , 打造成盈利能力最好的车企” , 这是华为给合作车企的承诺 。 相比起财大气粗的上汽集团 , 小康股份在“出卖灵魂”与否的问题上 , 或许并没有太多回旋余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