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到5.7,破罐子破摔了吗?( 二 )


它最基本的概念构建在一个思想实验上: 缸中之脑 。 既然人类所有的感觉、体验 , 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电信号 , 那么 , 将一个大脑放入缸中 , 用超级计算机传递电信号 , 大脑是不是无法分辨 , 他所体验的到底是真实世界 , 还是计算机制造出来的虚拟现实?
在电影里 , 尼奥躺在培养缸里 , 完全就是这个思想实验的视觉化版本 。 《黑客1》的主题 , 是“何谓真实” , 讲述一个洞穴寓言 , 这在商业电影中已经非常难得 。
而《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The Matrix Reloaded? , 2003) , 并没有局限在这个层面 , 而是将第一部已经埋好的概念进了一步 , 讨论的是自由意志和宿命论——一个商业电影不但讨论哲学 , 在续作中居然讨论的是不同的哲学 。
豆瓣9.1到5.7,破罐子破摔了吗?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2003)
直到尼奥见到了“建筑师”(Architect) , 才发现一路走来 , 他的选择是已经被决定的 , 这实际上用一个很小的桥段就表示得很清楚 , 锁匠在临死前交给尼奥一把钥匙 , 告诉他使用这把钥匙可以通向源代码 , 但是没有告诉他是哪扇门 。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你知道是哪扇门” 。 实际上这里的真正意思是 , 尼奥无论选择哪扇门 , 都是命中注定 , 他注定会进入源代码 。
建筑师房间内那一面墙的电视 , 每一个屏幕都代表一个可能世界中的尼奥 , 但是他告诉尼奥 , 他只有两扇门、两个选择 。 在这里 ,宿命和自由意志的冲突 , 被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The Matrix Revolutions? , 2003)同样也没有止步于重复前作:尼奥和史密斯的对决 , 最终史密斯“中和”了尼奥反而被毁灭 , 这是毫无疑问的东方哲学观念: 阴阳相生 。尼奥和史密斯都是系统的bug(故障) , 但是两个bug的结合却升级了系统 , 光明与黑暗 , 阴与阳 , 永无止境的螺旋形上升 。
能做到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哲学思考 , 难怪有大量哲学家会专门撰文讨论 《黑客帝国》系列带来的思考 。
从世界构建的角度 , 《黑客帝国》系列也是非常具有突破性的 , 重点在于 这个矩阵内外的二重世界 。
在第一部中 , 尼奥醒来 , 第一次看见这个世界的真实样貌 , 那是最原始的认知冲击 。 甚至沃卓斯基姐妹在视觉上也做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设定:矩阵之内 , 世界是绿色的;矩阵之外 , 世界是蓝色的 。
豆瓣9.1到5.7,破罐子破摔了吗?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1999)
在《黑客1》中 , 我们看到了巨大的人类养殖农场 , 以及永无止境的地下管道;到了《黑客2》 , 锡安城真正的模样出现了;到了《黑客3》 , 我们又看到了机器城市 , 以及乌云遮罩之上的天空——或许那并不是真正的天空 , 而是另一层虚拟世界 。
沃卓斯基姐妹在电影中埋下的各种情节桥段 , 都刻意进行了模糊处理 , “锡安是真实世界还是另一层矩阵”这个问题 , 直到20年后 , 仍然有人为此争论不休 。
在这里还必须提到的另一系列杰作 , 是《黑客帝国动画版》(Animatrix) , 沃卓斯基姐妹邀请日本动画导演制作的《黑客帝国》世界观下的短篇集 。
这些短片 , 既有前史性质讲述人类与机器战争的《二次复兴》 , 也有讲述矩阵中觉醒人类的《少年故事》《世界纪录》 , 还有讲述人类反抗军的《矩阵化》《程序》 , 每个短片都拓展了黑客帝国世界观 , 让整个世界构建更加庞大 , 也更加生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