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到5.7,破罐子破摔了吗?( 五 )


在“另类右翼”中 , 什么样的观点你都能找到 , 既有各类热衷于“蜥蜴人”“脑控”的等概念阴谋论 , 也有有理有据的批判 。
但是有一点是完全一致的:他们都认为 , 目前主流媒体和舆论环境是一台谎言机器;他们源源不断地生产出谎言 , 给民众制造出了一整套的虚拟世界——这与《黑客帝国》中的矩阵非常类似 。
《黑客帝国》系列就是这个群体的圣经 。 实际上 , 另类右翼常用的术语中 , 有几个词恰恰就出自黑客帝国:bluepill/redpill/blackpill(蓝药丸/红药丸/黑药丸) 。
蓝药丸就指一般大众 , 没有觉醒的大部分人;红药丸指的是你获得的一些信息 , 这些信息深刻地揭露了主流媒体、网络世界的谎言 。 吃下红药丸 , 就代表着你已经觉醒 , 挣脱出这套谎言机器的叙事;而黑药丸 , 指的是效力最强的红药丸 。
豆瓣9.1到5.7,破罐子破摔了吗?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1999)
拉娜·沃卓斯基在《黑客4》的台词之中埋藏的这套世界观 ,某种程度上是叛离主流叙事的 , 甚至包含着某种隐喻与批判性 。
媒体构建整个谎言世界的方法 , 并不是严厉打击、删除和深藏真相(就好比《黑客帝国》前作里派出特工到处抓人) , 而是将真相放在无聊平庸的地方 , 或者搜索结果的第二页 。 通过几十年现代传播学的摸索 , 他们深知 ,最精妙的谎言实际上是只说出部分真话 。
机器意识到 ,与其封禁叙事 , 不如塑造叙事 , 进行“议程设置”(Agenda Setting) 。将“世界是虚拟的”这个事实藏在特工的手枪后面 , 远不如用温和的 , 没有杀伤力的方式放在光天化日之下——
《黑客4》的结尾 , 面对已经觉醒的尼奥和崔尼蒂 , 分析师的那番发言 , 实际上就非常接近另类右翼宣言 。 他同样使用了另类右翼的常用术语“sheeple”:这个词由sheep和people合成 。
分析师说 ,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想要自由 , 他们想要的是安全和舒适 。 踏出矩阵之外获得真相 , 对他们才是残忍的 。
而在电影里获得大奖的《黑客帝国》游戏之中 。 电影里分析师第一次揭开真相 , 说出了这个版本矩阵控制人的手段:大众不在乎真相 , 只在乎感受 。 只要被饲喂的他们感觉良好 , 他们就能够快乐地生活在谎言世界之中 。
在《黑客4》最后的那场大战中 , 矩阵世界中的无数普通人实际上是机器人(bot) , 如同僵尸一样冲向尼奥他们 。 这个动作场面实际上是一个隐喻:这些机器人 , 实际上就是被洗脑完毕的民众 。
他们相信一整套被编造出来的美丽新世界 , 能够非常轻易地被媒体“制造共识”(Manufacturing Consent) , 构建想象中的敌人和仇恨对象 。 过去20年 , 美国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 , 反恐战争的泥潭 , 16年川普当选煽动起的民粹 , 疫情防疫的各类表现……其中种种 , 无疑印证了《黑客4》的隐喻与讽刺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黑客4》的暗喻其实超越了左翼和右翼 , 也超越了地域与族群 , 与当今的现实世界高度关联 。 偏颇的媒体、算法、互联网巨头等等 , 不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撕裂、同温层和信息茧房吗?
豆瓣9.1到5.7,破罐子破摔了吗?
文章图片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2021)
这说明拉娜· 沃卓斯基并没有完全加入好莱坞同温层 , 而是对这20年里美国社会和政治有所观察 , 有所感悟 , 这对于一个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而言 , 是极不容易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