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首车,开上乐视、拜腾老路?( 二 )


而项目延期紧接着就是各项费用超支、无法量产、投资者不信任等各方面问题 , 接二连三的爆发 , 恒大汽车CEO彭建军、恒大整车研究院长黄向东也先后离职 。
不过有意思的是 , 恒大在换了几轮汽车高管团队后 , 还是看不到几个懂车的高管 。 据悉 , 目前恒大汽车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中 , 除了分管制造体系的副总裁高景深来自FF , 其余均来自恒大集团各业务线 , 2021年4月又引进戴雷出任常务副总裁 。
高景深进入恒大前为乐视超级汽车COO , 但是加盟多年也没能为乐视汽车带来生机 。 而在进入乐视之前 , 高景深曾是广汽吉奥总经理 , 只是在其任职期间 , 广汽吉奥成绩也逐年下滑 , 平均月销量仅在千辆 。

恒大首车,开上乐视、拜腾老路?

文章图片
图3/9

再看戴雷 , 在华晨宝马任职期间 , 宝马在华销量增长近8倍、经销商网络从70家增加至350家 , 但彼时正值中国车市增长的黄金年代 , 多少存在时势造英雄的因素 。
从近些年来看 , 戴雷给外界留下的印象还是太能烧钱 。 尤其是在拜腾期间花光84亿却没能让量产车下线的故事 , 成为业内广为流传的“黑历史” 。 此外 , 戴雷的优势在于营销卖货 , 而目前恒大却还拿不出货 , 所以恒大汽车想靠戴雷打一场“翻身仗”的话 , 还得先把货补起来 。
不过虽然恒大汽车的造车生产线已经跑通 , 但想要量产除了需要时间外 , 更需要资金 , 而资金目前又是整个恒大最头疼的难题 。
囊中羞涩如何解?
2021年上海车展上 , 新任总裁刘永灼称 , 截止到第一季度 , 恒大已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了474亿元 。 其中249亿元投入在整车设计研发、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等领域 。
或许对于房地产商而言 , 钱本就是最没有价值的东西 , 所以恒大在造车方面的投入格外豪气 , 完全奉行了许家印当时的15字箴言 , “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
在造车前期 , 恒大通过“买买买”几乎得到了造一台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一切 。 为了获得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 , 9.3亿美元拿下国能汽车NEVS 51%的股权;后来又花费10.59亿美元 , 收购上海卡耐新能源58.07%股份 , 布局动力电池;1.5亿欧元入股瑞典超跑厂商柯尼塞格65%股权 , 获得整车研发制造能力 。 而对于那些不能花钱买下的技术 , 便采取合作方式 。
不过恒大汽车烧钱最多的 , 还是那一套照搬房地产疯狂“圈地”的模式——在全国买地建厂 。 相关数据显示 , 其在买地建厂及配套生产线上 , 花费了其投资将近一半的金额 。

恒大首车,开上乐视、拜腾老路?

文章图片
图4/9

当时的许家印可能压根不认为造车是个无底洞 , 3年时间恒大用将近500亿的投入换来的 , 却是持续扩大的亏损 。
数据显示 , 自2018年-2021年上半年 , 恒大汽车每年的亏损额分别为14.28亿元、44.26亿元、77.4亿元、48亿元 。
当然 , 摆在恒大汽车面前最难的问题还是整个恒大集团的巨额负债 。
2021年8月10日 , 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 , “拟出售恒大旗下部分资产 , 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及恒大物业集团的部分权益” 。
显然 , 恒大集团自身存在的债务问题 , 已经没法再给予恒大汽车经济上的帮助 , 甚至恒大汽车还需要随时做好为恒大集团输血的准备 。
此外 , 按照恒大汽车CFO潘大荣此前的预估 , 恒大集团预计2021年投入90亿元造车 。 2022年之后 , 随着汽车的量产与销售 , 集团将不再对其进行投入 。 也就是说2022年以后 , 恒大汽车将要自负盈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