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赛道裁员潮背后:内卷、亏损和自救( 二 )


争夺生鲜电商市场 , 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 如今诸多生鲜电商玩家均开始裁员、自救 , 但何时能逃离烧钱怪圈、实现持续盈利?资本市场能否有足够耐心和它们成为时间的朋友?这些均是难解之题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投资人更期待一个可持续发展盈利模式的生鲜电商新时代 。
生鲜电商平台裁员“众生相”
生鲜电商行业经历了多轮残酷大洗牌后 , 一些存活者开始通过裁员自救 , 提高“存活”几率 。
大规模裁员最先在美菜网上演 。 据36氪报道 , 去年5月开始 , 美菜的自营仓储骨干高层几乎都被裁掉 。 在这之前的几个月 , 一位美菜网前中层管理人士已经嗅到公司内部的紧张氛围 , 彼时他告诉连线Insight , “公司的几位副总裁级别领导都离职了 , 其中一位领导似乎和创始人的关系闹得不太愉快 。 公司账户上的资金也不多了 , 这些都不是好信号 , 我也打算跳槽了 。 ”
此后 , 美菜便不断被媒体曝出裁员消息 。
关于最近一次的裁员动作 , 一位接近美菜网的知情人士向连线Insight透露 , 此次北京总部的管理层受到的影响较大 , 地方销售人员暂未受到波及 , 目前各省区地方都在尽力完成盈利目标 。
美菜网的裁员 , 似乎只是生鲜平台裁员动作的开始 。 在2021年12月以后 , 生鲜行业裁员的消息 , 就没有断过 。
一位叮咚买菜的前站点储备负责人向连线Insight表示 , 为了控制人效 , 叮咚买菜的裁员动作从去年国庆节就已经开始 。 多地区站点强制安排一线从业人员的排休时间 , 从一个月休4天增加为6天、8天 , 到后面提高到半个月 。 通过减少人员排班、增加长时间排休 , 休息时间无底薪 , 借此让员工达不到绩效考核、减少薪资 , 逼迫员工自行离职 。
一位区域服务站员工向连线Insight进一步解释 , “没有明确的裁员时间起点 , 对于地方基层员工 , 叮咚买菜会通过各种方式让配送员完不成业绩 。 从去年9月底 , 叮咚买菜开始要求配送员人均日单量完成66件订单 。 若低于33单 , 一天底薪全无;若超过33单、未达到66单 , 则算半天薪资 。 每天必须工作满14个小时 , 否则计为旷工 。 此外 , 还通过考核服务质量决定排休时间 , 比如得到一个中差评 , 就强制休息3天 。 即便休息 , 也需要无偿到店出勤 。 ”
因此 , 从去年10月开始 , 全国各地叮咚买菜的服务站员工开始批量离职 , 不少地区服务站也已关停 。
据多位叮咚买菜前员工透露 , “地区裁员发生在全国各省份总仓和前置仓 , 且裁员比例较高 , 最高裁员比例可达60% 。 有些地区服务站到今年1月就关站了 。 ”
叮咚买菜裁员范围从地方省份逐步蔓延到上海总部 , 试用期员工成“重灾区”对象 。
在总部工作的陈浩 , 去年10月便知道叮咚买菜在各地实施“降本增效” , 但他没想到研发等核心部门最终也难逃厄运 。 陈浩表示 , “前一天晚上我还在加班 , 第二天就得知自己被裁了 。 当时我离转正仅剩1个月 。 先是上级领导让我主动离职 , 给我半个月缓冲期 , 但没有任何赔偿 。 被我拒绝该方案后 , 公司HR和其领导又分别找我进行谈话 , 经过三轮battle , 我拿到半个多月的工资赔偿 , 便立马签署离职协议走人了 。 ”
不少被裁员工并未像陈浩一般拿到应有的赔偿 。

生鲜赛道裁员潮背后:内卷、亏损和自救

文章图片
图3/6

同样工作仅5个月的运营人员刘仁轩 , 未拿到补偿便离职了 。 “我没有坚持要补偿金 , 因为HR说如果我走仲裁 , 至少需要3个月 , 很影响职业履历和背调 。 当时我担心这件事影响自己找新工作 , 就自动离职了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