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赛道裁员潮背后:内卷、亏损和自救( 四 )
生鲜电商的履约成本也较为高昂 。 东吴证券数据显示 , 2020年 , 每日优鲜平均每单履约成本为19.6元 , 占营收的比重高达29% 。 履约成本包括仓库租金、配送员工资 。 徐正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 每个前置仓初期成本约6万-10万元(不包括投入使用后的运营成本) 。
而社区团购在履约方面的成本较低 。 社区团购平台采用网格仓统一分拣配送到团点 , 用户自提的模式 , 重构履约价值链 , 提高了履约效率 , 大幅降低履约成本 。 据一位社区团购资深从业者向连线Insight表示 , 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履约成本已降到1.5元/单以下 。
除了履约成本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 社区团购的目标用户群体与其它生鲜电商业态也出现重叠 。
尤其是主打下沉市场的社区团购玩家们 , 进入一、二线城市后 , 不可避免的与前置仓模式玩家发生冲突 。 一、二线城市是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生鲜电商平台的核心市场 。 因此 , 社区团购和以前置仓为代表的生鲜B2C电商平台 , 无论在供应链资源的分配 , 还是用户资源的争夺上 , 都存在竞争关系 。
美菜的业务也在被影响范围内 。 较早布局社区团购业务“美家买菜” , 又有面向B端的供应链业务基因 , 作为生鲜电商行业老玩家的美菜本是资本市场的较好标的 , 如今已经明显“掉队” 。
先是其C端业务“美家买菜”以卖身京东未果收场 。 自2020年互联网巨头入局社区团购 , 美菜的核心员工不断流失 , 外界一度称其为“社区团购黄埔军校” 。
各个社区团购平台也为美菜B端业务带来新挑战 。 对于小B商户来说 , To B 和 To C 的产品都在其选择范围内 , 不少小B客户直接在社区团购平台下单 。 一位美菜员工曾向连线Insight透露 , “美菜网小B业务受到社区团购的影响很大 , 比如米面粮油等品类的市场订单都被后者抢走 , 很多小商贩直接从社区团购平台上下单购买 。 ”

文章图片
图5/6
线上生鲜零售是场持久战 。 作为创始人的梁昌霖曾在叮咚买菜上市敲钟现场发言 , “从此刻开始 , 忘记股价 , 做时间的朋友 。 ”但生鲜玩家们需要持续的资金铺路 , 而资本市场或许快要失去耐心了 。
生鲜电商还在卷 , 谁能笑到最后?
生鲜市场仍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赛道 。 但入局的平台玩家要想真正从中获取红利 , 并不简单 。
为何资本纷纷押注生鲜电商?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 , 这一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人民币8.4万亿元扩张到2020年的人民币11.1万亿元 , 预计将2025年达15.2万亿元 。
除了市场规模大 , 这一刚需且高频的领域 , 电商渗透率水平也较低 , 《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指出 , 虽然新冠疫情加速了生鲜电商的渗透率 , 2020年中国生鲜线上零售占比为14.6% , 仍远低于超市、菜市场、杂货店等线下渠道 。
疫情的确给生鲜电商获得逆势生长的机会 , 但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 , 也带来了更多强劲对手 。 从社区团购大战 , 到叮咚买菜等前置仓玩家赴美上市 , 再到如今多家头部生鲜电商平台面临“裁员潮” , 生鲜电商行业的复杂程度 , 让靠“烧钱”找寻出路的一大批企业倒下 , 也倒逼“活下来”的企业不断调整业务模式 , 满足用户更高的要求 。
相比其他垂直电商 , 生鲜的高损耗率注定其重资产的运营模式 。 当自身盈利不足以覆盖冷链、仓储、运输等居高不下的成本时 , 有些玩家不得不通过转型或继续烧钱铺路活下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