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新基建加速绿色化( 二 )


华为无线网络产品线SRAN领域副总裁段浩介绍 , 华为将在设备高集成化、站点极简化、网络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环保化4个方向持续技术创新 , 构建5G全绿色网络 , 支撑网络能效提升 。
技术创新是华为应对可持续发展诉求的杀手锏 。 胡春池介绍 , 华为在智能微模块解决方案、绿色方案、电力模块方案、安全方案、数字化方案等方面的创新 , 都是沿着工程产品化、产品模块化、模块智能化、数据中心低碳化方向发展 , 目标是构建更智能、更低碳的数据中心 。
“比如 , 原来建设模式下的传统机房PUE高 , 节能效果差 。 通过我们的智能微模块方案 , 可把原来传统、杂乱的数据机房打造成一个节能、高集成度设计、远程可监控的数据中心 。 将传统PUE大于3.0的机房降到1.3以内 。 ”胡春池说 。 “再比如 , 智能锂电是当下创新热点 , 传统数据中心机房采用的铅酸电池体积大、量重、寿命短 。 而我们采用智能锂电技术来做这个系统 , 能量密度提升了3倍以上 , 占用不到30%的空间资源 。 ”
胡春池介绍 , AI技术在数据中心的部署 , 可降低能耗8%左右 。 “数据中心通过AI技术自动调优 , 类似于办公室中人走了自动关灯 , 空调根据人员流动自动调节 。 数据中心根据外界温度、IT制冷需求 , 调节不同的参数 , 实现更节能 。 ”
【“双碳”目标下新基建加速绿色化】就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碳排放影响 , 生态环境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指出 , 在需求驱动视角下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明显的增耗效应 。 而在技术创新视角下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显著的减排效益 。 有研究表明 , 5G技术单位数据传输能耗将有望降至4G的10%至2% , 并有助于降低智能手机、物联网等终端设备的电池消耗 。
绿色新基建已在路上
“既要节能的新基建 , 也要新基建的节能 。 ”这是“绿色π”活动上专家们的共识 。
柴麒敏认为 , 综合考虑增耗和减排的直接及间接效应 , “十四五”期间 , 新基建每年平均将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约7300万吨 。 长期看 , 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双重革命”的叠加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 新型基础设施对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绿色化要素协同的减排效益将充分发挥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报告指出 , 在欧洲和北美 , 移动通信技术对社会节能减排的贡献在2019年达到1∶10 , 这意味着移动通信每消耗1千瓦时电的同时 , 降低社会用电达到10千瓦时 。 GSMA认为 , 这一数字将在2025年达到1∶20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数据中心采用了华为全新的FusionModule2000智能微模块 , 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和工厂预制 , 数据中心建设周期缩短50% 。 此外 , 采用iCooling等技术后将PUE值从2.0降低至1.5以下 。 改造后的数据中心 , 每天节省的电量相当于一个普通病房两年的用电量 , 目前医院能耗已下降到原先的70% 。
人们欣喜地发现 , 伴随绿色节能新应用的实施 , 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数据中心绿色化技术迭代的例子越来越多 。
柴麒敏表示 , “双碳”目标下 , 新基建高质量实施“双碳”战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为此 , 他建议 , 要提前布局转型战略 , 抢占全球零碳产业新赛道 。 加强顶层设计 , 强化新型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导向 , 有效应对基础设施碳排放锁定效应和搁置资产风险 。 同时 , 引领资本流向 , 发挥公共投资的绿色低碳撬动作用 。 此外 , 应该出台扶持政策 , 实施绿色新型基础设施激励计划 , 提供新基建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等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曹红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