侮辱性评价竟被“推优” 警惕点评App成为涉医网络暴力渠道( 二 )


“有些病人我用手摸一下颈部或看一眼B超结果 , 基本就能判断是什么病症 。 ”从业10多年的江彦擅长治疗甲状腺疾病 , 每周要出4个半天门诊 , 单日门诊病人量基本都在40人左右 。 上班时间为8点至12点 , 平均每人接诊时间仅有6分钟 , 实际中很多病人还需在拿到检查结果后再次问诊 , 患者的问诊时间还要被压缩 。
因此 , 在确认一些典型病症或检查后确认并无大碍的情况下 , 医生会尽快结束问诊 , 绝非是对患者敷衍 。 江彦认为 , 医生水平体现在很多方面 , 仅从问诊时间入手 , 无法客观体现医生专业能力 。
但有些医生却因此在评论时受到了“指名道姓”的指责甚至侮辱式的谩骂 , 有些还配以偷拍医生的照片或问诊时的视频 。
“这些行为已涉嫌构成对医生名誉权、隐私权的侵犯 。 ”赵占领指出 , 如果在评价时采用虚构事实等方式降低医生的个人评价 , 还可能构成诽谤罪 , 受到法律严惩 。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进一步解释称 , 民法典中明确了对医务人员的保护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八条规定 ,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干扰医疗秩序 , 妨碍医务人员工作、生活 , 侵害医务人员合法权益的 , 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
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医师法第六十条规定 , 阻碍医师依法执业 , 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 , 或者通过侮辱、诽谤、威胁、殴打等方式 , 侵犯医师人格尊严、人身安全 ,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 , 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此外 , 朱巍提醒 , 利用网络评价等方式辱骂医务人员 , 情节严重的也可能触犯刑法 , 构成寻衅滋事罪 。
【侮辱性评价竟被“推优” 警惕点评App成为涉医网络暴力渠道】2013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 , 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 , 情节恶劣 , 破坏社会秩序的 , 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 , 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
平台审核不严或承担连带责任
消费者进行评价是其法定权利 , 但在朱巍看来 , 在评价中对具体医务人员进行辱骂侮辱等行为已经构成网络暴力 , 应警惕网络点评平台成为对医生网络暴力的又一渠道 。
从实际情况看 , 网络平台对此类评价的审核并不严格 。
在江彦给采访人员提供的一张截图中 , 可以看到一条将某医务人员比作“红灯区女流氓”并多次出现“傻×”等字样的评价竟被平台打上了“优质评价”的标签 。
根据该平台规则 , 用户评价100字以上并附有多张配图的 , 被选为“优质评价”的几率较高 。
对此 , 朱巍指出 , 平台方存在审核不严 , 没有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要求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 要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 , 同时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 , 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
此外 ,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 , 应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 , 并保存相关记录 。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实施侵权行为的情况下 , 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没有履行相应义务 , 将承担连带责任 。 ”赵占领认为 , 如果点评平台对于用户发布的涉及侵权的信息进行了编辑、修改或推荐 , 比如把此类信息选为优质评价 , 属于“明知”范围 , 恐承担连带责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