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超过12亿用户的能力 , 是腾讯的核心优势 。 如何围绕这一能力变现 , 是腾讯每次面对时代转折时的最本质考验 。
1.0版本的赋能 , 腾讯应用于自身 , 将连接能力转化为游戏、广告等增值服务收入 , 15年300倍增长 , 从此不惧生存之忧;2.0版本的赋能 , 腾讯应用于投资 , 将连接能力转化为盟友成长与投资浮盈 , 顺利吃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完整红利 , 为其下一步转型“广积粮草”;3.0版本的赋能 , 腾讯应用于产业 , 将高端人才和技术下沉至各行各业 , 扎根广袤的实体经济 , 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利益紧密相连 , 深耕数字经济主导的未来 , 以获得更为坚实的立足点和增长点 。
腾讯显然又走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命运节点——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反垄断监管加强;舆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呼吁前所未有;投资搭建的庞大生态帝国 , 也开始“拆积木” , 先后减持京东和SEA 。
投资人不乏迷茫 , 2021年2月后的半年时间里 , 腾讯股价从历史高点一度急跌4成 , 蒸发了2万亿港元市值 。
以游戏、社交、投资见长的腾讯 , 下一个十年 , 如何获得切实而广袤的增长?
8万名腾讯员工 , 下一个足够大的 , 战斗的战场在哪里?怀有殷切期待 , 坚守或抄底的投资者 , 对腾讯未来的增长逻辑是否信心依旧?
更重要的是 , 数字经济成为主旋律 , 腾讯通过微信、QQ等链接的12亿用户 , 能与之一起创造、共建、共享怎样的数字化未来?
下一步 , 腾讯如何出牌 , 万众瞩目 。
回归山川大地 , 助力实体经济
这两年 , 腾讯的气质变了 。
2021年4月 , 腾讯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 , 首期500亿元投向基础科学、碳中和等前沿领域;8月 , 腾讯再投500亿元 , 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 , 投入到中国社会的基础民生领域 。 第一个500亿 , 凝眸浩渺星空 , 为硬科技革命添砖加瓦;第二次 , 则扎根山川大地 , 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利益紧密相连 。
2022年元旦 , 腾讯主题宣传片亮相央视 , “助力实体经济” , 成为腾讯下一步发展的使命和新基调 。
这是腾讯22年发展历史上第三道关卡 。
第一次 , 是腾讯成立初期 , QQ用户激增 , 服务器成本高涨 , 却不知如何将过亿的用户变现 , 那时的腾讯 , 需要解决的是 , 从受喜爱 , 到活下去 。
第二次 , 是2010年开始的著名的3Q大战 , 腾讯虽如日中天 , 但却成为“行业公敌” , 那时的腾讯 , 需要解决的是 , 从高增长 , 到受尊敬 。
这一次 , 不仅只是腾讯面临关卡 , 而是中国所有互联网巨头在狂飙突进扩张了10余年后 , 面临自我定位的集体调整 。
一方面 , 流量红利将尽之际 , 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 避免丧失至为关键的“成长性” , 以进化渡过周期;另一方面 , 则是贫富差距扩大、商业伦理重塑、数字安全等成为新议题的时代背景下 , 如何将自身发展与用户、供应链、社区与社会整体利益相协同 。
鏖战B端 , 产业数字化成利基市场
10年前 , 人们抢夺的 , 是一张叫做“移动互联网”的新门票 , 腾讯幸运开发出了微信 , 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社交产品 , 没有之一 。 在这一时期 , 互联网大厂的几乎一切竞争 , 归根结底都是用户数量和用户时长的竞争 。
然而 , 近几年 , 各大APP用户增速越来越低 , 时间也已被瓜分殆尽 , 2021年 , 除了短视频和综合新闻这两类有超过1%的用户时长的增长 , 其他领域APP的人均使用时长已经触及天花板 。
图:2021年中国各行业APP人均使用时长增长TOP1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