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关于反渗透你需要知道的几个问题( 二 )


最大允许二氧化硅的浓度取决于温度、pH值以及阻垢剂 , 通常在不加阻垢剂时浓水端最高允许浓度为100ppm , 某些阻垢剂能允许浓水中的二氧化硅浓度最高为240ppm , 请咨询阻垢剂供应商 。
9. 铬对RO膜有何影响?
某些重金属如铬会对氯的氧化起到催化作用 , 进而引起膜片的不可逆性能衰减 。 这是因为在水中Cr6+比Cr3+的稳定性差 。 似乎氧化价位高的金属离子 , 这种破坏作用就更强 。 因此 , 应在预处理部分将铬的浓度降低或至少应将Cr6+还原成Cr3+ 。
10. RO系统一般需要何种预处理?
通常的预处理系统组成如下 , 粗滤(~80微米)以除去大颗粒 , 加入次氯酸钠等氧化剂 , 然后经多介质过滤器或澄清池进行精密过滤 , 再加入亚硫酸氢钠还原余氯等氧化剂 , 最后在高压泵入口之前安装保安滤器 。 保安滤器的作用顾名思义 , 它是作为最终的保险措施 , 以防止偶然大颗粒对高压泵叶轮和膜元件的破坏作用 。 含颗粒悬浮物较多的水源 , 通常需要更高程度的预处理 , 才能达到规定的进水要求;硬度含量高的水源 , 建议采用软化或加酸和加阻垢剂等 , 对于微生物及有机物含量高的水源 , 还需要使用活性炭或抗污染膜元件 。
11. 反渗透能脱除微生物如病毒和细菌吗?
反渗透(RO)非常致密 , 对病毒、噬菌体和细菌具有非常高的脱除率 , 至少在3log以上(脱除率>99.9%) 。 但是还须注意的是 , 在很多情况下 , 膜产水侧仍可能会出现微生物再次滋生 , 这主要取决于装配、监测和维护的方式 , 就是说 , 某一个系统的脱除微生物的能力关键取决于系统设计、操作和管理是否恰当而不是膜元件本身的性质 。
12. 温度对产水量有何影响?
温度越高 , 产水量越高 , 反之亦然 , 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运行时 , 应调低运行压力 , 使产水量保持不变 , 反之亦然 。 关于产水量变化的温度校正系数TCF请查阅相关章节 。
13. 什么是颗粒和胶体污染?如何测定?
反渗透或纳滤系统一旦出现颗粒和胶体的污堵就会严重影响膜的产水量 , 有时也会降低脱盐率 。 胶体污堵的早期症状是系统压差的增加 , 膜进水水源中颗粒或胶体的来源因地而异 , 常常包括细菌、淤泥、胶体硅、铁腐蚀产物等 , 预处理部分所用的药品如聚合铝和三氯化铁或阳离子聚电介质 , 如果不能在澄清池或介质过滤器中有效的除去 , 也可能引起污堵 。 此外阳离子性的聚电介质也会与阴离子性的阻垢剂反应 , 其沉淀物会污堵膜元件 , 水中这类污堵倾向或预处理是否合格采用SDI15进行评价 , 请参考相关章节的详细介绍 。
14. 不作系统冲洗 , 最长允许停机多久?
如果系统使用阻后剂 , 当水温在20~38℃之间 , 大约4小时;在20℃以下时 , 大约8小时;如果系统未用阻垢剂 , 约1天 。 15. 怎样才能使膜系统的能耗降低?
采用低能耗膜元件即可 , 但应注意到它们的脱盐率比标准膜元件略低 。
15. 反渗透纯水系统能否频繁的启停?
膜系统是按连续运行作为设计基准的 , 但在实际操作时 , 总会有一定频度的开机和停机 。 当膜系统停机时 , 必须用其产水或经过预处理合格的水进行低压冲洗 , 从膜元件中置换掉高浓度但含阻垢剂的浓水 。 还应采取措施预防系统内水漏掉而引入空气 , 因为元件失水干掉的话 , 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产水通量损失 。 如果停机小于24小时 , 则无需采取预防微生物滋生的措施 。 但停机时间超过上述规定 , 应采用保护液作系统保存或定时冲洗膜系统 。
16. 膜元件上安装盐水密封圈其方向怎样确定?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