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渗透系统应多久清洗一次?
一般情况下 , 当标准化通量下降10~15%时 , 或系统脱盐率下降10~15% , 或操作压力及段间压差升高10~15% , 应清洗RO系统 。 清洗频度与系统预处理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 当SDI15<3时 , 清洗频度可能为每年4次;当SDI15在5左右时 , 清洗频度可能要加倍但清洗频度取决于每一个项目现场的实际情况 。
2. 什么是SDI?
目前行之有效的评价RO/NF系统进水中胶体污染可能的最好技术是测量进水的淤积密度指数(SDI , 又称污堵指数) , 这是在RO设计之前必须确定的重要参数 , 在RO/NF运行过程中 , 必须定期进行测量(对于地表水每日测定2~3次) , ASTM D4189-82规定了该测试的标准 。 膜系统的进水规定是SDI15值必须≤5 。 降低SDI预处理的有效技术有多介质过滤器、超滤、微滤等 。 在过滤之前添加聚电介质有时能增强上述物理过滤、降低SDI值的能力 。
3 一般进水应该选用反渗透工艺还是离子交换工艺?
【污水处理中关于反渗透你需要知道的几个问题】在许多进水条件下 ,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或反渗透在技术上均可行 , 工艺的选择则应由经济性比较而定 , 一般情况下 , 含盐量越高 , 反渗透就越经济 , 含盐量越低 , 离子交换就越经济 。 由于反渗透技术的大量普及 , 采用反渗透+离子交换工艺或多级反渗透或反渗透+其它深度除盐技术的组合工艺已经成为公认的技术与经济更为合理的水处理方案 , 如需深入了解 , 请咨询水处理工程公司代表 。
4. 反渗透膜元件一般能用几年?
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膜的化学稳定性、元件的物理稳定性、可清洗性、进水水源、预处理、清洗频率、操作管理水平等 。 根据经济分析通常为5年以上 。
5. 反渗透和纳滤之间有何区别?
纳滤是位于反渗透合同超滤之间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 , 反渗透可以脱除最小的溶质 , 分子量小于0.0001微米 , 纳滤可脱除分子量在0.001微米左右的溶质 。 纳滤本质上是一种低压反渗透 , 用于处理后产水纯度不特别严格的场合 , 纳滤适合于处理井水和地表水 。 纳滤适用于没有必要像反渗透那样的高脱盐率的水处理系统 , 但对于硬度成份的脱除能力很高 , 有时被称为“软化膜” , 纳滤系统运行压力低 , 能耗低于相对应的反渗透系统 。
6. 膜技术具有怎样的分离能力?
反渗透是目前最精密的液体过滤技术 , 反渗透膜对溶解性的盐等无机分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起截留作用 , 另一方面 , 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过反渗透膜 , 典型的可溶性盐的脱除率为>95~99% 。 操作压力从进水为苦咸水时的7bar(100psi)到海水时的69bar(1,000psi) 。 纳滤能脱除颗粒在1nm(10埃)的杂质和分子量大于200~400的有机物 , 溶解性固体的脱除率20~98% , 含单价阴离子的盐(如NaCl或 CaCl2)脱除率为20~80% , 而含二价阴离子的盐(如MgSO4)脱除率较高 , 为90~98% 。 超滤对于大于100~1,000埃(0.01~0.1微米)的大分子有分离作用 。 所有的溶解性盐和小分子能透过超滤膜 , 可脱除的物质包括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 。 多数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100,000 。 微滤脱除颗粒的范围约0.1~1微米 , 通常情况下 , 悬浮物和大颗粒胶体能被截留而大分子和溶解性盐可自由透过微滤膜 , 微滤膜用于去除细菌、微絮凝物或总悬浮固体TSS , 典型的膜两侧的压力为1~3bar.
7. 谁销售膜清洗剂或提供清洗服务?
水处理公司可以提供专用膜清洗剂和清洗服务,用户可根据膜公司或设备供应商的建议自行购买清洗剂进行膜清洗.
8. 反渗透膜进水最大允许二氧化硅浓度多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