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关于反渗透你需要知道的几个问题( 三 )


要求膜元件上的盐水密封圈装在元件进水端 , 同时开口面向进水方向 , 当给压力容器进水时 , 其开口(唇边)将进一步张开 , 完全封住进水从膜元件与压力容器内壁间的旁流 。
17. 怎样从水中脱除硅?
水中硅以两种形态存在 , 活性硅(单体硅)和胶体硅(多元硅):胶体硅没有离子的特征 , 但尺度相对较大 , 胶体硅能被精细的物理过滤过程所截留 , 如反渗透 , 也可以通过凝聚技术降低水中的含量 , 如混凝澄清池 , 但是那些需要依靠离子电荷特征的分离技术 , 如离子交换树脂和连续电去离子过程(CDI) , 对脱除胶体硅效果十分有限 。
活性硅的尺寸比胶体硅小得多 , 这样大多数的物理过滤技术如混凝澄清、过滤和气浮等均无法脱除活性硅 , 能够有效脱除活性硅的过程是反渗透、离子交换和连续电去离子过程 。
18. pH对脱除率、产水量和膜寿命有何影响?
反渗透膜产品对应pH范围 , 一般为2~11 , pH对膜性能本身的影响很小 , 这是与其它膜产品不同的显著特点之一 , 但是水中许多离子本身的特性受pH的影响巨大 , 例如当柠檬酸等类的弱酸在低pH条件下 , 主要呈非离子态 , 而在高pH值下出现解离而呈离子态 。 由于同一离子 , 荷电程度高 , 膜的脱除率高 , 荷电程度低或不荷电 , 则膜的脱除率低 , 因此pH对某些杂质的脱除率影响十分巨大 。
19. 进水TDS和电导率之间关系怎样?
当获得进水电导率数值时 , 必须将其转化成TDS数值 , 以便能在软件设计时输入 。 对于多数水源 , 电导率/TDS的比率为1.2~1.7之间 , 为了进行ROSA设计 , 海水选用1.4比率而苦咸水选用1.3比率进行换算 , 通常能够得到较好的近似换算率 。
20. 怎样知道膜是否已受到污染?
以下是污染的常见症状:
在标准压力下 , 产水量下降为了达到标准产水量 , 必须提高运行压力v进水与浓水间的压降增加v , 膜元件的重量增加v膜脱除率明显变化(增加或降低)
当元件从压力容器内取出时 , 将水倒在竖起的膜元件进水侧 , 水不能流过膜元件 , 仅从端面溢出(表明进水流道完全堵塞) 。
21. 怎样防止膜元件原包装内的微生物滋生?
当保护液出现混浊时 , 很可能是因为微生物滋生之故 。 用亚硫酸氢钠保护的膜元件应每三个月查看一次 。 当保护液出现混浊时 , 应从保存密封袋中取出元件 , 重新浸泡在新鲜保护液中 , 保护液浓度为1%(重量)食品级亚硫酸氢钠(未经钴活化过) , 浸泡约1小时 , 并重新密封封存 , 重新包装前应将元件沥干 。
22. RO膜元件和IX离子交换树脂的进水要求有哪些?
理论上讲 , 进入RO和IX系统应不含有如下杂质:
悬浮物、胶体、硫酸钙、藻类、细菌、氧化剂 , 如余氯等、油或脂类物质(必须低于仪器的检测下限)、有机物和铁-有机物的络合物、铁、铜、铝腐蚀产物等金属氧化物、进水水质对RO元件和IX树脂的寿命及性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
23. RO膜能脱除哪些杂质?
RO膜能够很好地脱除离子和有机物 , 反渗透膜比纳滤膜有更高的脱除率 , 反渗透通常能脱除给水中99%的盐份 , 进水中的有机物的脱除率≥99% 。
24. 怎样知道你的膜系统该用何种清洗方法进行清洗?
为了获得最好的清洗效果 , 选择能对症的清洗药剂和清洗步骤非常重要 , 错误的清洗实际上还会恶化系统性能 , 一般来说 , 无机结垢污染物 , 推荐使用酸性清洗液 , 微生物或有机污染物 , 推荐使用碱性清洗液 。
25. 为什么RO产水的pH值低于进水的pH值?
当了解到CO2、HCO3-和CO3=之间的平衡 , 就能够找到这一问题的最好答案 , 在密闭的体系内 , CO2、HCO3-和CO3=的相对含量随pH值的变化而变化 , 低pH值条件下 , CO2占主要部份 , 在中等pH值范围内 , 主要为HCO3- , 高pH值范围内 , 主要为CO3= 。 由于RO膜可以脱除溶解性的离子而不能脱除溶解性的气体 , RO产水中的CO2含量与RO进水中CO2的含量基本相同 , 但是HCO3-和CO3=常常能够减少1~2个数量级 , 这样就会打破进水中CO2、HCO3-和CO3=之间的平衡 , 在系列反应中 , CO2将与H2O结合发生如下反应平衡的转移 , 直到建立新的平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