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付宝的新闻又置顶热搜了 , 这一次并不算负面 , 而是一个小小的产品变动——多了一个一键已读所有信息的消息刷子 。 2022年1月14日上午 , 支付宝官方公众号以「这把刷子让大家久等了」发布了这则消息后 , 很快获得大量用户关注 , 其中一条评论「你知道这五年我怎么过的吗?」就获得 1569 个赞 。
事实上 , 对于支付宝这样十亿级用户量的国民级 App 来说 , 这种一键已读的功能无疑是往自己的业务身上「动刀子」 , 表面上看仅仅多了一个功能图标 , 但内部历经的利益博弈 , 外人恐怕难以窥见其刀光剑影 。 从用户反应上看 , 至少证明给自己的这一刀 , 支付宝似乎是「捅」对了 。
毕竟 , 此前关于这个 app「臃肿」、「杂乱」的吐槽已经见惯 , 果断自我改革 , 回到用户价值 , 才应该是超级应用继续进化的方向 。 其实 , 仔细梳理 ipo 被叫停之后支付宝 app 的一系列变化 , 从中可以窥见 , 这把刷子来得并不突然 。
文章图片
「红点焦虑」是现代人的通病|图片来自网络
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在关于支付宝这把刷子的热议中 , 有媒体给出了一个投票 , 关于现在的人有多少是存在红点焦虑的?结果近九成的网友都表示受不了各种 App 的红点 , 天下人苦红点久矣 。
以笔者的个人经验 , 即便看到网友上传一张带有红色气泡的截图 , 手指都会禁不住想去点开 , 更不用说手机里形形色色的各种 App 的红点提醒 , 成了每天都在折磨人的数字顽疾 。
相信和笔者有同样「强迫症」的同学可能不在少数 。 从本质来说 , 红色气泡提醒理论上已经是「弱提醒」 , 和那些 duang duang 蹦上锁屏屏幕的推送消息相比 , 数字+气泡表面看还算克制 。 但其实「默认」的红色气泡 , 已经将产品经理的「野心」显露无疑 , 毕竟红色是最容易引起人类兴奋点的颜色 , 这也是为什么将屏幕变成黑白之后 , 所有应用的吸引力都大大下降 。
早在 2018 年 , 就有人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论坛里提出过「别让消息红点成为产品累赘」的观点 , 红点提醒是所有产品经理和 App 撩骚用户的那只手 , 利用人性弱点来提升产品的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 多少年来这只手一打一个准 。 但面对 KPI 的压力和点击量数据的诱惑 , 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有理智和底气的管住这只手 。
文章图片
「刷子出手」 , 焦虑没有|图片来自网络
而这一次支付宝上热搜 , 可能也正是因为它作为一个国民级 App 管住了这只手(或者说砍掉了这只手) 。
在这次产品更新里 , 支付宝宣布推出「消息刷子」功能:在应用的「消息页面」顶端 , 之前显示消息数量的旁边多了一个小刷子 , 轻轻一点 , 所有下方支付宝生活号商家、甚至支付宝系统的未读消息的红点都会消失 。
对于曾经手动一个个点开 90 多个对话 , 只为了消除那些红色对话提醒的人来说 , 非常理解热搜下面说「等了 5 年终于来了」的网友的心情 。
2016 年 , 支付宝推出生活号平台 , 那些之前在用户支付之后模糊的面孔 , 一跃成为用户支付宝应用中形形色色的「好友」 。 作为用户十亿的国民级应用 , 支付宝此举无疑为商户们提供了巨大流量 , 也让后者能更好地服务用户 。
不过 , 从促销信息到公司动态 , 商家生活号的消息纷至沓来——有时候贴心服务和骚扰可能只有一线之隔 。 而如果你是一个像笔者一样的强迫症用户 , 不好意思 , 哪怕是迅速划过 , 也需要一条一条打开对话框浏览 , 才能消除页面上的红色数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