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史上 , 最先开始讲汽车电池故事的 , 并不是“赌性更坚强”的曾毓群 , 而是一个曾经辉煌一时 , 但如今已经消失在大众视野中的传奇人物——钟馨稼 。
这位伟大发明家最著名的言论 , 是号称要用中医理论攻克稀土锂电池技术难关 , 虽然自始至终并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或接近这项技术 。
1996年时 , 他就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生命锂离子可充电电池 。 虽然这块电池的容量只有90毫安 , 但它有着从0到1突破的重要意义 。 后来世界首个动力型可充电式锂电池也在这里问世 。
1999年 , 深圳政府资助了钟馨稼300万 , 扶持他成立了雷天绿色电动源(深圳)有限公司 。 两年后 , 钟馨稼被授予“国宝级电池发明家”的荣誉称号 , 科技部发文组建“国家863计划锂动力电池研究开发中心” , 并任命钟馨稼为中心主任 。
2006年 , 世界上第一块3600毫安及10000毫安稀土锂离子动力电池又在钟馨稼的手中诞生 。
钟馨稼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 也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人物 。
文章图片
在这期间 , 钟馨稼和各方的合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 但大体宣告失败 , 合作方要么表示并未得到技术支持 , 要么表示钟馨稼根本无法按时供货 。
中航锂电(现已改名“中创新航” , 下文为方便起见仍称“中航锂电”)的前身——2007年成立的天空能源(洛阳)有限公司 , 就是钟馨稼合作过的众多项目中的一个 。
这个公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中航工业”)旗下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与当时还叫作“雷天”的钟馨稼公司联合创办 。
但正如钟馨稼合作过的所有项目一样 , 中航锂电也没有得到助力 。
2011年 , 中航锂电正发展得如日中天 , 总经理王崇岭在接受《新能源汽车》杂志的访问时 , 谈话被钟馨稼的来电打断了 。
在得知对面有采访人员后 , 钟馨稼在电话中让采访人员问王崇岭:
中航锂电能有今天 , 是否是“雷天”给的?而王崇岭对这个问题皱起了眉头 , 并露出一丝苦笑 , 对采访人员说:
你问问他给的哪项专利?他弄来的那些设备没有说明书 , 然后他也不管了 , 骗了我们3000万 。这样一个与“消失的电池大王”发生龃龉的戏谑式开端 , 或许预示了中航锂电注定的坎坷与颠簸 。
过去的十几年里 , 中航锂电经历了巅峰也经历了低谷 , 2021年12月30日 , 媒体报道显示 , 证监会接受中航锂电递交的境外上市申请材料 , 但具体上市地点并未披露 , 据业内猜测 , 此番中航锂电可能选择赴港上市 。
这家“二线”电池厂终于又站在舆论的焦点 。
艰难起步
据《新能源杂志》的报道 , 当初选择做锂电池 , 是中航工业集团决策下的锂电产业战略 , 源于2006年国家启动的“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 。
要做当时仍在稚嫩期的锂电池这个民品品类 , 对于传统国有军工集团来说 , 是冒险的选择 , 所有人都在担心这个决策失误 。
据2011年的访问资料 , 当时的中航锂电负责人、总经理王崇岭对当时的采访人员表示:
当初我们讨论这个项目的时候 , 绝大部分人是反对的 , 我当时是分管民品的 , 做锂电池的态度很坚决 。后来 , 王崇岭终究用坚定赢得了这场辩论 。
2007年 , 在经过半年多调研论证后 , 集团选择了锂动力电池项目 , 并以在洛阳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为核心进行重组 , 当年12月与钟馨稼的雷天能源合作出资 , 注册成立天空能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