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参半、负面缠身的“微商正规军”:社交电商大败局( 四 )
从云集的财报里 , 就能清楚的看到的社交电商的断崖式滑坡 。 2021年Q3营收为4.38亿元 , 同比下降59% , 2020 年同期是10.67亿 。 而在云集最高光的时候 , 也就是2018年 , 全年营收为113.88亿元 , 如今一个季度的收入还赶不上三年前一个月的 。
再看会员收入 , 也从当年的15.52亿元大幅滑落至170万 , 占营收比重从2018年的13.6%缩至仅0.4% 。
早在其上市的时候 , 我们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是会员制比拼的关键 , 巨头可以靠体量撑起定制化的商品、打通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 云集的会员制将靠什么留住消费者?如今看来 , 还真是留不住 。
不过在社交电商大面积滑坡这两年 , 此前有传言称拼多多的社交电商项目群买买起势很猛 , 有很多原来做淘客的人 , 都称在这里赚了不少钱 。
具体店主赚钱与否以及平台是否赚钱我们无法通过财务数据去考证 , 但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 , 群买买的模式和背景 , 和其他一些社交电商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 。
从主打品牌特卖和社交分销的模式来看 , 群买买类似于唯品会与云集的合体 。 不过从群买买之于拼多多的作用和与拼多多的关系来说 , 其模式还是与前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
简单来说 , 群买买承载了拼多多往品牌商品、非标品突破的使命 , 从目前以服饰为主的品类就能看出 , 所以其做这个业务的心态和投入度就是不一样的 , 至于为什么要做品牌商品、非标品之前讲过很多次这里就不赘述了 。
再来说商家意愿度的层面 , 一方面商家有清库存的需求 , 不打破品牌官方店价格体系的情况下 , 借助拼多多这个下沉小能手 , 在微信庞大的流量池里清库存 , 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 。 更重要的是 , 还有平台补贴和在拼多多提高权重的机会 。
据36氪-未来消费了解 , 群买买是由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团队在承接 , 品牌出一部分钱、平台出一部分补贴 , 价格自然就下来了 , 销量也就上去了 , 消费者从来都是跟着低价走的 。
此外 , 群买买上产生的销量和评价是直接可以累积到拼多多平台的 , 而这些都是在付费推广、平台流量扶持之外 , 决定品牌在平台上展示位靠前与否的关键因素 。
说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 , 群买买这个项目不管成功与否 , 其他社交电商都无法与它从各个方面相提并论 。
更重要的是 , 如今我们再去讨论社交电商也已没有太多意义 , 经过这几年社交电商的探索和实践 , 一个结论渐渐清晰 , 这并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 , 最多能算是一个新的流量渠道 , 或者说是一个电商的基础设施 。
【毁誉参半、负面缠身的“微商正规军”:社交电商大败局】社交电商的故事 , 早已落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