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2022年初 , 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的正式上线 , 也带来了使用热潮 。 据多个主流手机 App 商城数据显示 , 截至1月17日 , 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下载量已超过 2000 万次 , 较上线之初几天的下载量几近翻番 。 可以说 , 官方App的正式上线 , 显著降低了用户获取数字人民币的门槛 , 为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推广打下了基础 , 有助于试点范围继续扩容 , 所覆盖的用户以及开立钱包数量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 是数字人民币普及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
数字人民币的本质
随着数字人民币开始全面试点 , 也产生了很多误解 , 比如将数字人民币和加密货币、第三方支付混为一谈 。
数字人民币的英文名叫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DC/EP) , 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 。
所谓数字货币 , 就是指数字形态的人民币 。 实际上 , 为了实现人民币的数字化 , 面临的问题包括匿名性、双重支付、可篡改性等 。 要解决这些问题 , 数字人民币引入了盲签名、非对称性加密技术等密码学的前沿技术 。
这些技术巧妙组合在一起 , 便有了这几年很火热的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 。 这就是区块链技术的本质——一个技术包 , 包里其实都是早已成熟的密码学技术 。
虽然底层技术有重叠 , 但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某些游戏和社区中的虚拟货币不同 , 数字人民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 。 当然 , 客观上也必须承认 , 正是区块链之父中本聪巧妙组合了这些技术 , 建立了去中心化的电子记账系统——区块链 , 才大大加速了技术的应用和落地 , 最终让人民币数字化成为可能 。
数字人民币定义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电子支付 。 作为电子支付手段的数字人民币 , 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所指的电子支付是完全不同的事物 。 数字人民币的本质是货币 , 是钱包里的钱;而第三方支付本质上是一个钱包 。 数字人民币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 , 就像目前很多平台都加入了数字人民币的选项 。
另外 , 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定位是国内零售支付 , 其在“货币之花”中的定位如下图 , 既不同于现金 , 也不同于存款 , 更不同于加密货币和虚拟货币 , 是央行发行的数字化的、广泛可得、采用点对点技术、用于零售支付场景、不计息的货币 。
一个佐证是 ,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近日表示 , 下一步 , 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署 , 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 , 进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 , 把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落脚到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上去 , 让更多的企业、个人能感受到数字人民币的价值 , 充分激发产业各方的积极性 。
数字人民币的全面落地
正因为数字人民币定位国内零售支付 , 要让数字人民币快速为市场所接受 , 最需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场景 。
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 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几乎覆盖全场景的零售支付体系 , 这就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场景 。 目前一个清晰的生态正在逐步构建起来 。
比如腾讯和阿里 , 作为国内并驾齐驱的两大互联网巨头 , 都直接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验 。 在数字人民币生态中 , 其更侧重于底层技术和支撑平台 。
京东的角色则更加多样化 。 在参与技术平台的同时 , 也在C端和B端同时发力 。 在C端 , 京东将数字人民币子钱包引入了京东APP;在B端 , 京东则试点用数字人民币为公司员工发薪 , 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和实时结算的技术及特征 , 推动数字人民币在企业间的支付应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