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QQ耽误的奇瑞汽车( 二 )


“干不成 , 跳长江!”尹同跃回答得斩钉截铁 。 这句堪称军令状的誓言 , 成为日后尹同跃身上摘不掉的标签 , 也是奇瑞二十几年来起伏发展历程的缩影 。

被QQ耽误的奇瑞汽车

文章图片
图2/3

尹同跃“死磕”高端化
从1999年第一辆奇瑞汽车下线 , 到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 , 奇瑞仅用了8年的时间 。
在尹同跃刚开始创立奇瑞的时候 , 他就展现了性格中倔强的一面 。 这种有点“轴”的个人特质 , 一直贯穿了奇瑞的发展历程 。
在国内 , 奇瑞被称为“理工男” , 这个标签一方面有大家对奇瑞车型外观的调侃 , 另一方面 , 其实和尹同跃本人的经历也有一定关系 。 尹同跃早年就读于安徽工学院的汽车制造专业 , 毕业后去了一汽集团任工艺员 , 此后又在一汽大众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 。 1996年 , 他担任了奇瑞的副总经理 。
尹同跃在汽车制造上有非常深厚的经验 , 同时 , 他也把这种“理工男”的实干精神带给了奇瑞 。
自己制造发动机 , 这是尹同跃在造车时首次展现出来的“轴劲” 。 在当时的国内的汽车工业中 , 除奇瑞外还没有独立从零研发制造发动机的车企 。 在这样一穷二白的背景下 , 尹同跃依然坚持奇瑞必须自己把发动机造出来 。
“发动机是核心技术 , 如果奇瑞能自己把发动机造出来 , 整车自然不会是太大的问题 。 ”后来 , 当奇瑞已经成为国内自主品牌的前三 , 汽车远销海内外时 , 尹同跃还开玩笑说 , 奇瑞是做发动机的 , 顺便做做整车 。
得益于那时候尹同跃“死磕”发动机 , 当桑塔纳还要卖20多万元人民币的时候 , 奇瑞的第一台轿车“风云”正式下线 , 价格只有桑塔纳的三分之一 , 一时间在全国成为爆款 。 此后 , 尹同跃又顺势推出了国民神车QQ , 奇瑞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 。 可以说 , 那几年是奇瑞和尹同跃最为风光的时候 。
2010年 , 尹同跃第一次尝试高端化 , 创立了瑞麟品牌 。 当时瑞麟请来了国际足球明星梅西代言 , 在60周年的国庆阅兵检阅上 , 瑞麒G5还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接受检阅 , 一时间风光无限 。
但是 , 由于价格过高 , 产品定位不清晰等问题 , 瑞麟销量极为惨淡 。 诞生四年后 , 总销量仅仅只有12万台 , 其中代表高端的G5、G6两款车型总计销量不足1400台 。
这是尹同跃首次折戟高端化 。
然而 , 瑞麟的失败并没有击退尹同跃 。 2013年 , 奇瑞与以色列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观致汽车正式推出了观致3轿车 , 对标大众速腾 , 售价区间为11.99-16.79万元 , 3年后 , 观致5上市 , 售价区间为13.99-19.49万元 。
在车辆品质上 , 观致当时碾压一大批国产车 , 但观致的销量却给了尹同跃重重一击 。 2014年销量不到7000辆 , 2015年1.4万辆 , 2016年2.4万辆 , 在这三年时间里 , 观致累计亏损66亿元 。
“国内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印象还停留在低价 。 ”此前 , 一位自主品牌车企的总经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 在他看来 , 奇瑞做高端品牌开始的太早 , 时机还不成熟 。 几年后 , “吉利做领克 , 都要靠营销 , 说跟沃尔沃同平台 。 ”
最终 , 尹同跃看着奇瑞不堪重负 , 无奈将观致卖给了宝能 。 至此 , 尹同跃第二次尝试高端化 , 又失败了 。
彼时 , 国内的汽车市场早已经发生了变化 。 在尹同跃一战高端化失败后 , 同时期 , 长城魏建军独辟蹊径 , 瞄准了10万元以下的SUV市场 , 做得风生水起 。 最后结果也证明 , 魏建军确实精准地把握住了这次腾飞的机会 , 哈弗品牌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SUV品牌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