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种树机器人、健身洗衣机……00后“何同学们”脑洞大开

不久前 , B站“顶流”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因研发了“Airdesk” , 再次出圈 。 出生于中国互联网科技创新浪潮下的00后 , 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标签 , 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在试图去改变 。
在大学校园 , 也有一些“何同学”们脑洞大开:就像变形金刚一般 , 自行车车把向下折叠后变成前轮车锁;在书桌前学习 , 把“抖腿”的坏习惯变为洗衣机“动力”;家乡风沙太大 , 那就设定程序让机器人“驮着”树木去种植、浇水……这些00后发明者试图把隐藏在身边的“Bug”揪出来 , 融入创意去打造新产品 。
直击身边的“痛点”
“原型机完成后第一次测试 , 黑抹布竟然洗白了 , 连我们自己都震惊了!”耗时19天 , 2003年出生的慕明星和同学们第一次把脑海中的想法一步步打磨成原型机 , 这让他们兴奋不已 。
去年考入清华大学后 , 慕明星开启了全新的校园生活 。 课业繁忙 , 回到寝室休息时间相同 , “僧多粥少”的公用洗衣机成了他和同学遇到的一大难题 。 “如果自己买一台迷你洗衣机放在寝室 , 还要面临用电等问题 。 我们能不能研发一台手动迷你洗衣机 , 手动操作还能健身 。 ”
于是 , 慕明星和其他3名同学组成团队 , 开始设计研发“宿舍高效健身洗衣机” 。 做产品不能凭空想象 。 在一次班级讨论会上 , 慕明星将他们的初始方案草图展示后 , 差一点儿被同学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摧毁” 。
“初版方案设计中没有设计外桶 , 传动结构也还是天马行空的构想;考虑将来的产品要在学生宿舍和一些欠发达地区推广 , 定价不能太高 , 这就要求原材料的选择上要格外注意 , 同时还要保证衣服能够洗干净” 。 怎么办?慕明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 他一直记得老师说的“工程能力是锻炼出来的” , “我们要去尝试动手做出原型机 , 在过程中一步步解决问题” 。
和慕明星一样 , 清华大学大一新生丁恺睿想用“折叠车把” , 来解决教学楼前停车位拥堵的“疑难杂症” 。 最初讨论时 , 他在黑板上画出了草图 , 同学提出的“折叠下来能否锁住前轮”让他备受启发:两个想法叠加 , “折叠”后不仅节约了近一半空间 , 让相同区域可以停放更多车辆 , 还带来了新的优势 。 利用三角结构和锁扣设计 , 将折下的两根车把改造为前轮车锁 , “就像钢铁侠胸前的反应堆 , 希望我们的设计能让自行车骑起来更加炫酷” 。
作为交通工具 , 安全性应当被摆在首位 。 丁恺睿对采访人员说 , 他们已经将安全问题在实践中进行了反复考量 , “例如加入了车把长度调节结构 , 但设计改装结构简单 , 并不会影响刹车、调档等基本功能” 。
慕明星和丁恺睿的研究都是为了解决身边的痛点 , 21岁的高鸿志想得更远 。
在上海的百度研发中心办公室里 , 高鸿志正在参与新产品研发 。 去年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他觉得 , 实习机会和保研成绩的取得 , 和他大一时决定研发沙漠植树机器人有着密切关系 。
高鸿志的家乡在甘肃省古浪县 , 小时候经历过“户外一分钟、身上全是沙”的沙尘天气 , 也在这些年看到了家乡的绿色越来越多 。 一次和朋友聊到沙漠种树的困难 , 他萌生了新的想法:“人力种树这么累 , 何不让机器人去种?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 我们可以用专业知识去解决 。 ”在各高校广泛掀起的创新创业浪潮下 , 他和来自机械工程、信息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同学组成了“沙漠治理机器人”项目初创团队 , 开启了产品研发之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