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动力电池掘金混战


二手动力电池掘金混战

文章图片
图1/4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张进
来源:光子星球(ID:TMTweb)
十年时间 , 张超一直致力于电池回收 。 从最初“光杆司令” , 每天一个人给不同电池厂家、新能源公司打电话回收电池 , 因为量小而不被重视 , 到今天 , 已经成长为深圳一家电池破碎工厂的老板 , 招了几十位工人 。
这十年 , 中国经济迎来飞速发展 , 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车等电子产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其中给这些产品“输送能量”的电池也经历了更新换代 。
从铅蓄电池到锂电池 , 更加新型环保实用的电池也在不断被研究推出 。 因为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等优势 , 锂电池大面积替代铅酸电池成为主流 , 其广泛普及 , 让张超这样的创业者看到机会 , 在电池回收领域掘金 。
很多锂电池都可以经过回收再利用 。 从2009年起 , 张超开始进入锂电池回收行业 , 那时都是回收一些诺基亚手机里的锂电池 , 后来智能手机开始普及 , 电池回收的量也变大 , 再逐渐也回收用在电动列车等交通工具上的动力电池 。
从2013年起 , 特斯拉等电动乘用车开始进入国内 ,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初具规模 , 那一年 , 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实现1.8万辆 。 动力电池也因此极速发展 , 催生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动力电池制造巨头 , 报废的大量电池开拓了一个新的商机 , 动力电池回收 , 下游随之长出了格林美、邦普等回收龙头 , 同时还撑起了一批如张超这样的“小作坊”的野心 。
据东亚前海证券研报显示 , 截至2021年11月 , 我国的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水平超20GWH , 创历史新高 。 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35% , 随着动力电池接近报废年限 , 2030年需报废处理的动力电池总规模或将达到237万吨(磷酸铁锂153万吨 , 三元84万吨) , 拆解回收市场空间将达1074亿元 。
主营业务为梯次利用 , 陈立的创业公司未来的计划是往原材料方向拓展 。 “动力电池回收就是一座大的矿藏 。 ”
这一领域拥有庞大的规模与利润 , 但同时退役的动力电池危害性较高 , 对其回收处理受到相关部门严格管控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李岩教授曾指出 , “动力电池如果不能有效回收 , 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 。 锂电池一旦发生电解液泄漏 , 会导致有毒性、腐蚀性的电解液流到自然环境中 , 负极材料中的碳和石墨会造成粉尘和对空气的污染” 。
机遇与危机并存之下 ,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尚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 如张超这样“小作坊”式的中小回收企业充斥着整个行业 , 他们既无正规流程 , 也不遵守相关要求 , 更谈不上任何技术含量 。
而非正规回收甚至比正规企业还多 , 不仅扰乱市场秩序 , 更留下污染隐患 。 随着国内第一批电动车逐渐达到使用年限 , 退役电池回收成为整车厂、电池厂商不可忽视的问题 。
劣币驱逐良币
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 , 目前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超3.5万家 。 其中大量是张超这样的非正规军 。
以张超的回收工厂为例 , 他告诉光子星球 , 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电池大厂的回收招标 , 他的工厂根本没投标资格 , 只能从中小电池厂家回收废弃电池 。

二手动力电池掘金混战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