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欠薪、陷入“关店潮”!曾靠“颜值”出圈的网红书店,如今为何一地鸡毛?( 二 )


尽管经历疫情等不确定因素 , 祁祺表示 , 目前该店的经营状况良好 , 店内主要方向仍是图书 , 也有咖啡、餐饮等业态 。 图书陈列面积在80%左右 , 图书销售额能够占据总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
另一家连锁书店的运营负责人则告诉采访人员 , 以该品牌一线城市的一家门店为例 , 受到疫情影响 , 客流有所波动 , 该店图书销售额并未达到预期 。 不过 , 2021年该店营收同比增加了10%左右 , 收支还是平衡的 。
上述负责人说 , 下一步会拓展自营零售之外的其他收入 , 如策划服务、商业合作等 。
中信出版(300788.SZ)在2021年半年报中提及旗下书店业务 , 该公司表示 , “书店业务开展多元化经营 , 创新商业模式 , 构建创意策划体系 , 积极推进多样化轻资产运营模式 , 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实现同比减亏 。 ”
“书店和其他零售(形式)一样 , 核心是做好产品 , 只不过书店的产品是图书 , 书店最应该做的事还是把书选好 。 ”祁祺说 。
为什么还要去书店
据北京开卷 , 2015年-2019年国内图书零售市场始终保持约10%的增速 , 并在2019年突破千亿规模 。 网店渠道卖力折扣 , 风头无两 。 天眼查显示 , 实体书店数量在2017年达到峰值 , 随后逐年下降 。
一位高频读者告诉采访人员 , 现在几乎都是网上购书 , 因为可以精准找到自己想要的书 , 而且 , 工作生活区域周围没有符合自己的实体书店 。
2022年 , 书店经营者应该提供哪些让人们前往书店的理由 , 这决定了书店是否还有明天 。
在祁祺看来 , 书店需要重新与读者建立信任 。 “让读者从到店翻开的第一本书开始 , 培养阅读习惯 。 ”
【被曝欠薪、陷入“关店潮”!曾靠“颜值”出圈的网红书店,如今为何一地鸡毛?】他介绍 , 上海上生新所茑屋书店刚营业时 , 实行预约机制 。 部分是考虑到疫情 , 但更重要的是 , 当时涌入了很多打卡拍照的人 , 为了让看书的人不受影响 , 因此需要实行限流 。 祁祺说 , “现在大多都是熟客 , 没有必要再设置预约 。 ”
此外 , 他认为 , 书店还要在内容上和当地发生关联 。
在上海 , 市民看展观戏的艺术氛围浓厚 。 基于此 , 上生新所茑屋书店在二楼以画廊为中心 , 展出艺术家作品 , 同时进行销售 。
祁祺说 , “这样让读者走入艺术和艺术家 , 并与周围的艺术图书形成销售关联 。 作品主要出自国内中青年艺术家 , 展期通常是一个月 。 ”他透露 , 在二楼画廊展售的艺术品中 , 大约有30%能达成销售 。
培育熟客、与读者建立信任和交流 , 也是masa在做的事情 。 采访人员近期观察了masa的工作情况 , 一个工作日晚上 , 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女儿来到书店 , 这位妈妈在店内询问masa , 女儿感兴趣的话题有没有对应的书籍 。 他几乎没怎么思索 , 马上找出了店内的相关图书 。
“这本书小孩子也可能感兴趣 , 但我们店内没有 , 你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买到 , ”masa还拿出手机 , 对这位妈妈进一步介绍 。 采访人员看到 , 不一会儿 , 这位妈妈就在店内购买了masa推荐的图书 。
masa告诉采访人员 , 工作中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时间都在选书、向顾客推荐书籍 。 这需要凭借自身的阅读经验、以及销售上的判断等 。
“在判断时 , 我会注重图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 ”masa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