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部分教师 在年末收到了一份“年度教学成绩单” , 同时还配有一封来自AI(人工智能技术)的信 。 据了解 , 这个“教师教学成绩单AI写信开发小组”是由研究生、本科生开发的 , 其中基础数据包括教学态度、师生交流、教学效果、助教态度、助教手段等当中还加了一些预测算法 , 用于预测教师教学的潜在态势 , 以作为新学期排课参考 。
人工智能不断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 也亟待新鲜血液注入 。 当人工智能浪潮来袭 , 各国的人工智能教育情况如何?
人工智能的兴起使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不断发展 , 人工智能正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 为了迅速跟上这轮变革步伐 , 中国自2017年开始相继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等策略 , 以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总体实力的提升 。
在各项政策和行动计划的指引下 , 自2018年以来 , 众多高校纷纷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 , 人工智能研究院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这显示出在国家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指导下 , 高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人才培养的踊跃性和决心 。 2021年3月 , 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了《人工智能指数2021年度报告》 , 或可帮助我们对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教育 , 特别是对北美、欧盟地区的人工智能教育情况有所了解 。
据介绍 , 《人工智能指数2021年度报告》跟踪、整理、提炼与可视化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 , 其使命是“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高管、采访人员和普通公众提供公正的、经过严格审核的、来源于全球的数据 , 以形成对人工智能这一复杂领域的直观感知” 。
该报告包括“研发”“技术性能”“经济”“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挑战”“人工智能的多样性”“人工智能政策和国家战略”等七个章节 , 本次我们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教育”这一章节 。 在该章节 , 报告对高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 并基于美国计算研究协会(CRA)Taulbee年度调查的计算机科学本科及博士研究生毕业去向 , 探讨了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去向问题 。 最后一部分是利用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的统计数据 , 探讨欧洲人工智能教育的趋势 。
关键词:教学
报告称 , 来自18所大学反馈的数据显示 , 大学增开了人工智能课程 , 同时增加了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教职工的数量 。 这些人工智能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建立和部署实用的人工智能模型 。
通过评估教授学生建立或部署实用人工智能模型所需技能的课程趋势、入门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课程及招生统计数据 , 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对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 。 由于多数人工智能课程设置于原本的计算机科学系 , 调查结果表明 , 在过去四个学年 , 计算机科学系在实用人工智能课程上投入了大量资金 。 在18所大学中 , 教授学生建立或部署实用人工智能模型所需技能的本科课程数量翻倍(增加了102.9%) , 从2016—2017学年的102门增加到了2019—2020学年的207门 。
注: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 , 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通过互联网分三次向73所大学分发了调查问卷 。 其中 , 有18所大学完成 , 回收率为24.7% 。 这18所大学分别是比利时卢文凯索利克大学 ,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 , 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西米兰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 , 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 , 瑞士洛桑埃科尔理工学院 , 英国剑桥大学 ,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系)、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耶鲁大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